在全球经济压力日益加剧的背景下,我国的经济展现出强大韧性。对于面临日益严峻的贸易战以及全球经济的不确定性,财政部长穆莉亚妮近日表示,我国经济仍保持正向、且有望实现持续增长。
在4月24日的金融稳定委员会(KSSK)新闻发布会上,穆莉亚妮强调,尽管全球形势严峻,但我国经济依然具备强劲增长潜力。她指出,2025年第一季度我国经济依然会保持增长,得益于强劲的家庭消费以及政府在节日期间推出的各种社会福利和激励措施。
此外,她还指出,我国的战略性基础设施项目持续推进,私营部门的建筑活动逐步增加,这有望进一步推动投资增长。虽则如此,经济学家和国际组织对我国经济的前景持谨慎态度。例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最新的报告中将我国2025年的经济增长预期从5.1%下调至4.7%。
中心经济改革(Core)经济学家Yusuf Rendy Manilet表示,尽管一些宏观经济指标看似稳定,但我国的经济依然面临增长放缓的风险。他指出,虽然通胀得到了有效控制,财政赤字保持在3%以下,外汇储备充足,但外部风险依然巨大,包括全球加息和中美贸易战等因素。他强调,我国经济的脆弱性不能忽视,尤其是对国内家庭消费的依赖。
同时,Paramadina大学经济学家Wijayanto Samirin指出,虽然我国经济增长会放缓,但这并不意味着会陷入衰退或危机。他认为,尽管全球经济面临压力,我国的经济仍具备一定的韧性。
不过,经济学者M Rizal Taufikurahman提醒,政府应更加客观地评估经济形势。虽然政府宣称经济稳定,但各项宏观经济指标显示,经济面临的外部压力越来越大,特别是由于国际市场的不确定性以及本国通货膨胀压力的上升。他强调,我国经济需更加注重增强中长期经济基础,并采取有效的政策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