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护照风波,见证万隆精神的深远力量
作者:洪培才

万隆会议于1955年4月18—24日召开,是亚非29国的300多位代表在印度尼西亚秀丽的山城万隆(Bandung)成功举行的第一次亚非会议,这是国际关系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会议。
会议的主要议题是反对殖民主义,争取和保障民族独立。周恩来总理率中华人民共和国代表团出席会议,会议由印尼总统苏加诺致开幕词。会议进程十分紧张,以埃及和菲律宾为代表的亲西方国家对共产党领导的新中国存在误解。由于周总理18分钟的有力演讲,加上东道国苏加诺总统对新中国的大力支持,大会最后达成共识,发表了包含经济合作等7项内容的公报,提出10项国际关系原则,大会取得圆满成功。
亚非会议召开时我还未出生,但我成年后切实感受到了它的影响力。请允许我借这次机会分享我对万隆精神强大影响力的个人经历。
大约45年前,我从印尼加哈马达(Gadjah Mada)大学毕业后,加入了法国能源服务公司,担任油田服务工程师。1980年11月23日,我刚好满25岁,在法国巴黎签署了工作合同,随后立即被公司分配到非洲西部的刚果人民共和国工作。两天后,即1980年11月25日晚,我降落在刚果首都,却被拒绝入境。我猜想是他们从未见过印尼护照,当时全非洲也没有印尼大使馆。或许我就是第一位抵达刚果的印尼公民吧。
穿着军服的边防移民官反复翻看我的护照,不断问我“印尼是什么”之类的问题,尽管我在法国刚果大使馆已获得了有效的签证。
当所有其他飞机乘客顺利通过移民检查后,我是大厅里唯一剩下的人。此时,大约7名移民官员集合起来共同向我提问。我感到非常紧张和害怕,担心会错过当晚的国内航班。当时刚果人民共和国还是一个十分落后的国家,每天只有几个小时供电,而且人们只讲法语。
一位移民官员最后问我:“谁是总统?”当我回答“苏哈托总统”时,他们都摇头表示不认识。因此,我陷入困境,试图解释印度尼西亚的地理位置,但未成功。我以为他们那天晚上会把我赶出境或者把我关进监狱。
后来一位军官问:“谁是第一任总统?”
我大声说:“苏加诺总统!”
他们问:“他是万隆的邦卡诺(Bung Karno)吗?”
我大声说:“是的,他就是苏加诺总统,邦卡诺!”
突然,所有官员站起来,向我行了一个完美的军人敬礼,一致说道:“欢迎来到刚果!”
那一刻,我无法理解,既十分惊讶又感到非常困惑,为什么一个总统的名字会让那些黑人军人的态度发生180°转变?为什么“万隆”比“印度尼西亚”更出名。后来我才发现,原因是1955年的那场十分成功的“万隆亚非会议”,Bung Karno和Bandung在非洲如此受欢迎。万隆精神鼓励了非洲人民争取民族独立自主,摆脱欧洲殖民统治。
万隆和邦卡诺的名字挽救了我45年前的职业生涯。我应当感恩。
10年前,即2015年,印尼时任总统佐科维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以及九个东盟国家领导人,加上亚非几十个国家领导人,在万隆亚非会议大街上步行数百米,庆祝亚非会议召开六十周年,重温上一代领导人的友谊和万隆精神。
今天,我们又在庆祝“万隆会议七十周年”。在当前世界不太平,以美国为主的西方国家又在搞冷战,企图破坏和平环境的情况下,全球南南国家、亚非拉国家应该更加重视万隆精神,团结在一起,反对西方霸权,反对新帝国主义。
十分可惜的是,听说印尼政府因财政预算问题,既没有计划也没有能力举办纪念万隆会议的大型活动,错失了与全球南南国家领导人共襄盛举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