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机构认可印尼大米产量飞跃 我国大米库存创20年来新高 突破330万吨

国内大米产量实现显著增长,这一成就获得了美国农业部(USDA)的直接认可。我国被称为东南亚地区大米产量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同时其停止从泰国采购大米的举措也备受关注。

根据美国农业部2025年4月发布的《大米展望》报告,印尼在2024/2025种植季的大米产量预计达到3460万吨,较上月预测上调60万吨,同比增长4.8%。这一增长得益于种植面积扩大至1140万公顷,以及年初极为有利的天气条件。

目前,占全年总产量约45%的主季收割正在进行中,而附加收割预计将在7月至8月以及年底前完成。这一成功促使印尼作出战略性决策——停止从泰国进口大米。此举令多方感到意外,尤其是泰国,由于其在亚洲出口商中的最高售价,正面临巨大压力。

美国农业部在报告中指出:“泰国对印尼的销售极为疲软。泰国大米出口量下降至仅120万吨。以往作为泰国大米主要买家的印尼,如今产量大幅提升。泰国目前是亚洲大米出口价格最高的国家。”

印尼不再作为主要进口市场的决定,直接影响了泰国,其出口量预计暴跌29.2%。此外,印尼的大米进口量从近500万吨锐减至2025年的约80万吨,也成为焦点。

印尼大米库存已突破330万吨,创下20年来最高纪录。印尼中央统计局(BPS)预计,2025年1月至4月的大米产量将达到1395万吨,为7年来最高水平。

印尼农业部长安迪·阿姆兰·苏莱曼强调,这一成就并非偶然,而是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军方/警方、国有企业和农民之间快速行动与协同合作的结果。他表示:“我们的大米产量显著增长,得益于快速干预和各方的协同努力。”

他补充说,化肥分配、水泵灌溉、灌溉系统强化以及稻谷最低收购价提高等战略性计划已在实地产生显著效果。“政府将继续努力加强粮食安全并提高农民福利。”他坚定地表示。

如今,随着国家大米储备的增强,印尼不仅减少了对进口的依赖,还强化了其在全球粮食格局中的地位。这一举措被视为印尼迈向粮食主权的有力证明,这一转变不仅对经济产生影响,还进一步巩固了其地缘政治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