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今年第二季度国际收支面临压力 股息支付成主要因素

我国第二季度的国际收支预计将面临较大压力,特别是在经常账户的初级收入项目上。这一压力主要来源于国内公司向外国投资者支付股息的季节性现象。

印尼银行经济学家Josua Pardede表示, 随着股息支付的增加,初级收入的赤字将进一步扩大,从而加剧经常账户赤字(CAD)。根据中央统计局(BPS)的数据,2024年第二季度初级收入赤字为94.9亿美元。据称,这一赤字的主要原因是直接投资、投资组合以及其他投资的回报支付。

他又进一步补充,这一趋势与历史模式一致,通常在第二季度达到股息支付高峰,因为大部分公司都会在第一季度的年度股东大会后支付股息。”

随着初级收入赤字的增加,再加上由于全球需求减弱而导致的出口压力,预计我国的经常账户将继续承受巨大压力。

根据2024年国际收支(BoP)数据显示,全年经常账户赤字扩大至88.6亿美元,占GDP的-0.63%,而2023年这一比例为-0.15%。这一趋势主要由进口增长、服务收支赤字扩大及初级收入恶化所驱动。

尽管商品贸易余额仍为顺差,Josua指出,股息支付的激增有可能侵蚀这一顺差,特别是如果出口没有得到改善,或服务收入未能有所增加时。

然而,他也认为,通过资本和金融账户的顺差,国际收支压力仍然有可能得到缓解,尤其是在2024年第二季度和第四季度,由于外商直接投资和货币工具如SRBI的流入。

尽管如此,股息支付的增长仍然是一个压力,特别是在预计经常账户赤字将扩展至GDP的-1.18%的背景下。

Josua强调,如果由于全球不确定性或地缘政治压力导致资本流入减弱,股息支付的大幅度增加将对外汇储备和汇率造成更大冲击。

他指出,尽管股息支付的季节性波动是可预测的,但在出口疲软、进口上升的情况下,其数量增加仍然是需要防范的风险。

为了保持国际收支的中期稳定,Josua认为,强化自然资源出口收益的外汇管理政策、增加服务业收入以及提升制造业出口竞争力至关重要。

Danamon银行经济学家Hosianna Evalita Situmorang表示, 虽然股息支付可能会增加经常账户的资金流出,从而对国际收支产生压力,但这一季节性模式每年都会发生,因此预计与往年相比,变化不会太大。“我预测2025年第二季度印尼盾对美元的汇率将在16,700到16,800盾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