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内外部压力持续加大的背景下,我国经济在2025年第一季度预计将以同比4.91%的增速运行,低于去年同期的5.11%。这一预测由印尼丰业银行(Bank Permata)首席经济学家乔舒亚·帕尔德德(Josua Pardede)于5月2日对媒体提出。
乔舒亚指出,这一放缓趋势与近期宏观经济数据、企业与消费者调查以及实体经济指标的表现一致,反映出经济面临的多重压力。
从支出结构来看,家庭消费作为经济的主要支撑,也预计将出现减速,增速从去年第一季度的4.91%下降至今年同期的4.50%。尽管如此,3月消费者信心指数仍维持在121.1,显示出整体乐观情绪,尽管较2月的126.4有所下降。
不过,中低收入群体的收入与耐用品购买意愿明显走弱,零售销售调查也反映出主要城市如雅加达和万隆分别录得12.4%和6.3%的同比负增长,表明购买力面临挑战。
政府支出方面亦未能带来足够拉动。乔舒亚表示,2025年第一季度政府支出预计将同比萎缩2.88%,与去年同期高达20.44%的增长形成鲜明对比。这与截至今年3月仅完成17.1%的年度预算执行率相一致。
尽管国家财政收支实现了初级余额盈余17500亿盾,但预算执行缓慢抑制了公共部门的总体需求与经济活动。
在投资方面,固定资本形成总额预计将同比增长3.11%,其中实际投资金额达465.2万亿盾,同比增长15.9%。不过,从季度环比来看,投资增长预计将下降6.50%,反映出外国直接投资(PMA)放缓至12.7%,相较于国内投资(PMDN)的19.1%逊色不少,反映出投资者仍处于谨慎观望状态。
对外贸易方面,出口有望实现9.52%的同比增长,受益于下游金属加工和高附加值制造业出口,但进口也上升5.07%,表明国内需求复苏尚不完全。
乔舒亚总结称,2025年第一季度4.91%的增长,反映出家庭消费虽仍稳健但趋弱,政府支出未形成有效支持,而投资和出口仍受全球不确定性限制。他补充指出,美国贸易关税和地缘政治风险可能持续影响短期前景,印尼需加强财政与货币政策协调,以维持经济稳定并推动内需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