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重因素叠加 我国今年财政收入目标面临巨大挑战

2025年,我国税收收入预计将再次出现“未达标”(shortfall)现象。该警示信号已在年初浮现,数据显示,前几个月的税收增长明显收缩,引发外界对全年财政目标达成前景的担忧。

所谓“税收未达标”,是指实际收入低于《国家收入与支出预算》(APBN)中设定的目标。今年政府设定的税收目标为2,189.3万亿盾,较2024年的展望值增长13.9%。

印尼税务研究中心(CITA)专家法吉里(Fajry Akbar)指出,2025年的税收目标非常具有挑战性,特别是在增值税(PPN)和个人所得税第21条(PPh 21)等税种上压力巨大。

根据2024年第201号总统条例,2025年PPh 21的税收目标为313.51万亿盾,比2024年增长了45.6%,而PPN和奢侈品税(PPnBM)合计目标为945.12万亿盾,同比增长16.48%。

然而,这些增长目标的实现基础却显得薄弱。法吉里表示,原本政府有意通过提高PPN税率和全面实施“核心税收制度”(Core Tax)以增加收入,但目前PPN税率上调被取消,核心税制的准备工作也尚不充分。

更令人担忧的是,截至2025年2月底,税收实际收入仅为298.87万亿盾,同比2024年同期的329.8万亿盾减少了9.42%,呈现明显收缩趋势。

造成税收下滑的主要因素包括:退税金额上升、Core Tax制度执行过程中的操作性风险,以及PPh 21的平均有效税率(TER)调整。

法吉里指出,原本预期随着时间推移,税收收入会像往年一样逐步改善,但局势在5月初发生逆转。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对包括我国在内的多个国家实施32%的对等关税,这对国内出口构成打击。

与此同时,全球主要机构纷纷下调对我国经济增长的预测——世界银行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将增长预期从5.1%调降至4.7%。能源商品价格也预期将走低,煤炭价格将下降15.8%至20%,石油价格下跌15.5%。

国内方面,消费放缓成为另一个隐忧。今年首季,国内家庭消费增长为4.87%,低于2024年同期的4.91%。而裁员人数也持续上升,据印尼企业家协会(Apindo)报告,仅在2025年1月至2月,就有4万人遭遇裁员。

“2025年没有太多令人振奋的好消息。如果经济增长低于去年,税收收入短缺将加剧,税收占GDP的比重(tax ratio)也将下降”,法吉里总结说。

免责声明:本网旨在传播资讯,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网立场,本网不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给予任何担保、暗示和承诺,仅供读者参考,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本文内容涉及阁下的合法权益(内容、图片等),请及时联系本网(guojirb666@gmail.com),我们将及时作删改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