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伊始,我国产业活动持续低迷,企业被迫裁员,直接拖累首季经济成长率仅达4.87%,远低于往年平均约5%的水平。对此,印尼企业家协会(Apindo)主席辛塔(Shinta Kamdani)指出,当前企业面临四大结构性挑战,严重影响营商环境和竞争力。
辛塔在5月14日的媒体简报会上表示,2025年4月我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暴跌至46.7,远低于3月的52.4,显示制造业已由扩张期急转为严重萎缩。她表示,这是自2021年8月以来最严重的收缩,反映出新订单需求疲软与生产成本上升的双重打击。
她分析,这一现象不仅与全球局势不稳有关,例如多地战争和贸易壁垒,也受到国内结构性问题影响。Apindo通过对其2,000家会员企业的内部调查,归纳出四大主要障碍:
第一,法规与制度不友善。
43%的受访企业认为现行法规未能有效支持生产和销售。此外,复杂的审批程序和法律不确定性增加了合规成本。
第二,营运成本高企。
我国的物流成本占GDP的23%,高于马来西亚、中国与新加坡。企业贷款利率高达8%-14%,最低工资平均每年上涨8%,超出劳动密集型企业的承受能力。
第三,经营安全堪忧。
许多企业在生产与分销过程中遭遇非法干预,影响营运稳定。尽管政府已设立打击非法行为的专案小组并在地方层级有所响应,但企业仍持续反映遭遇干扰。
第四,劳动力素质不足。
约30%的企业难以招聘到合格人才。目前我国劳动生产力仅为每人23,870美元,低于东盟平均的24,270美元。另有数据显示,约36.54%的劳动者仅具小学及以下学历,而拥有大学文凭者仅占12.66%。
辛塔强调,这些问题若不被系统性解决,将继续压制我国产业发展及经济复苏。“提升生产力和改善营商环境,是我国经济迈向更高质量增长的关键”,她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