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研究显示,由于消费者越来越多地选择小件商品、更频繁的购买以节省有限的可支配收入,去年菲律宾人在杂货店(sari-sari)的平均月支出持续下降。
菲律宾本土科技初创公司 Packworks 周一发布的一项研究显示,根据其微零售分析平台 Sari IQ 的分析,去年菲律宾人在杂货店的平均月支出降至每人 689 比索。
这比 2023 年的平均月支出 781 比索下降了 11.8%,而 2023 年的平均月支出已从 2022 年的 800 比索下降。
然而,尽管支出下降,菲律宾人光顾杂货店的频率却更高了,尽管他们每次购买的商品数量有所减少。
Packworks 首席数据官 Andoy Montiel 表示,这一趋势表明,消费者越来越多地转向“tingi”购物方式,即更频繁地购买少量商品,以此作为管理有限预算的一种策略。
蒙蒂尔表示:“菲律宾人购物量较小,而且更频繁地光顾杂货店,这表明他们更倾向于购买小份、更实惠的商品——这正是‘丁吉’经济的精髓。”
减少购物量
“这种行为可能源于消费者即使在通胀率较低的情况下,也需要进一步压缩预算。他们可能选择只购买急需的商品,而不是为了囤货而频繁地大量购买。”
第一大区(伊罗戈斯地区)的支出降幅最大,达到31%,该地区的月平均购物量降至570比索。
紧随其后的是马尼拉大都会区(国家首都地区),降幅达28%,月平均购物量为702比索;而第八大区(东维萨亚斯地区)则下降了25%,月平均支出为508比索。
相比之下,IV-A 区(卡拉巴松或甲米地、拉古纳、八打雁、黎刹、奎松)和 IV-B 区(米马罗巴或民都洛、马林杜克、朗布隆、巴拉望)在杂货店的月消费额最高,平均分别为 1,027 比索和 1,237 比索。
Packworks 发现,即使消费有限,菲律宾人在许多地区也更频繁地光顾杂货店。
这家初创公司调查的商店去年全国平均每月交易量为 18 笔,比 2023 年的每月 15 笔增长了 16%。
菲律宾杂货店最常购买的商品是调味料和配方混合物、洗涤剂、粉状饮料以及洗发水和护发素等卫生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