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是最大市场之一!新加坡银行从三据点夹攻“吸金”,巩固环球私人银行战略地位

全球资产管理机遇不断增多,新加坡银行(Bank of Singapore)在新加坡、中国香港和迪拜这三个主要财富管理中心做好部署,从三据点夹攻“吸金”,巩固银行作为立足亚洲的环球私人银行的战略地位。

接下来,新加坡银行计划在2026年底前把中国香港的资产管理规模增加50%,并且在未来三年至五年内,提高中东业务对整体营收和私人银行资产的贡献,从目前约10%增至最多20%。

新加坡银行首席执行官巫毅盛指出,市场波动终究会成为常态,而银行重视的是建立经得起这些波动的投资组合。 (特约摄影陈来福)

新加坡银行首席执行官巫毅盛早前接受《联合早报》专访时,阐述了银行近期取得的进展,以及未来布局方向。

自2023年3月担任银行掌舵人以来,巫毅盛积极推动多项业务拓展策略,包括增聘人手扩大团队规模以抢占更大的市场份额。银行此前设下目标,要在2025年底前壮大客户关系经理团队至500人,但它早在去年底就实现目标,比之前预期的提前一年。新扩充的团队中有不少成员具备10至20年以上的国际财富管理经验,为银行的全球业务拓展注入更多专业动能。

巫毅盛说:“未来10年至20年内,亚洲尤其是亚细安和东南亚将会出现更多机遇。有鉴于此,我们希望把银行定位为深谙亚洲市场的专家,帮助客户把握这个趋势,引导他们将投资聚焦于本区域,以便在未来十年内更有效地优化他们的整体投资策略。”

新加坡银行是华侨银行(OCBC)旗下独资的私人银行。截至今年第一季,银行总共聘有约2500名职员。

银行迪拜业务 近年发展迅速

新加坡、中国香港和迪拜是新加坡银行的三大市场。其中,迪拜业务在冠病疫情后的发展极为迅速,尤其是中国大型企业和投资者日益对当地财富管理和投资机遇日益感兴趣。

巫毅盛指出,大部分入驻迪拜国际金融中心(DIFC)的银行来自欧洲或美国,在这样的背景下,新加坡银行能够成为区内三大私人银行之一,这确实是一项了不起的成就。

新加坡银行于1996年在迪拜设立办事处,并于2016年11月获得执照,可在迪拜国际金融中心开设分行,提供全面的私人银行服务,包括投资、信贷和财富规划咨询服务。

银行位于迪拜的财富管理中心主要服务中东以及欧洲市场;中国香港中心服务大中华区;新加坡中心则服务增长快速的亚细安市场。

新财富更多推动首季资产管理规模同比增10%

今年第一季,新加坡银行的资产管理规模同比增加10%,主要是吸引到的新财富(net new money)上扬,以及受市场估值看涨所推动。另外,得益于交易势头强劲,银行营收增长10%。它与创投基金B Capital、另类资产投资者黑石(Blackstone),以及吉宝有限公司(Keppel)合作,为客户提供另类投资方案,也使得通过这个管道流入的资金增长接近75%。

目前,美国展开关税战给全球金融市场带来不确定性,但巫毅盛认为,市场波动终究会成为常态,而银行重视的是建立经得起这些波动的投资组合。在这方面,银行要改变依赖历史回报来测试投资组合表现的传统做法,转而自创了具前瞻性的多模态模拟引擎(multi-modal simulation engine)。

巫毅盛解释说,金融业长期以来普遍采用回溯测试(back-testing)方法,根据过去发生的亚洲金融风暴、全球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等历史重大事件,设计能够在这些已发生危机中表现良好的资产配置模型。

他强调:“这样做的谬误在于,我们实际上是在为过去做准备,而不是针对未来可能发生的情境进行规划。”

下半年推出自创资产配置模态 建立更具韧性投资组合

这套新的框架对超过6万个不同的投资组合,各进行2万4000多次的压力测试,从中建立更具韧性和更可靠的资产配置方案。银行总共花了八个月的时间,累计完成逾14亿次的压力测试,确保所制定的投资组合在任何市场环境下仍保持稳定表现。银行预计在下半年推出这套框架来帮助客户做投资决策。

尽管亚洲的财富管理行业正在快速发展,但整体成熟度仍不及美国和欧洲等市场。在这些财富管理经验较长的市场,富裕人士除了寻求私人银行服务外,更普遍地会向独立资产经理人咨询理财建议。这些独立资产经理人自立门户,他们不隶属于任何一家私人银行,可为客户寻找跨银行的最佳资产配置方案。简单来说,他们在金融机构与客户之间扮演着中立的金融中介(financial intermediaries)角色。

在美国,独立资产经理人约占25%的市场份额,欧洲约为10%,而在亚洲,目前的占比仍处于低单位数。

巫毅盛认为,随着亚洲财富管理领域日益成熟,本区域逐步采纳金融中介的模式是自然的发展趋势。有鉴于此,新加坡银行希望成为这个生态系统的一份子,把这些独立资产经理人视为重要合作伙伴,并为他们打造合适的科技平台与解决方案,助力他们为终端客户提供更高质量的服务。

银行为服务金融中介方面做出的投资初有成效,今年第一季,这一业务的资产管理规模同比增长近10%。

巫毅盛担任新加坡银行总裁之前,是在瑞士宝盛银行(Julius Baer)担任东南亚私人银行主管和新加坡分行经理。他在私人银行、财富管理和资本市场方面拥有超过25年的经验,曾在纽约、中国香港和新加坡等国际金融中心任职。

在工作之余,这名育有两名分别为14岁和17岁儿子的父亲,也有一颗游戏迷的心。他曾尝试玩风靡全球、以《西游记》为灵感的中国游戏《黑神话:悟空》。他笑说,玩了两个星期后就不玩了,因为感觉自己“太老了”,反应没有办法像年轻人那样快速。

不过,他也指出,洞察时代趋势正是私人银行家的核心能力,而电子游戏某种程度上也反映出全球文化力量的转移。《黑神话:悟空》的成功正是一个例证,说明全球软实力的重心已不再由北美主导,东方的影响力正悄然崛起。

华人号:新·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