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南山铝业印尼基地
【雅加达讯】近年来,中资企业大举投资印尼铝下游产业,推动我国从铝土矿出口国向高附加值铝产品制造基地转型。随着政府2023年全面禁止铝土矿出口,中资企业抓住政策机遇,加快氧化铝、电解铝等产业链布局,为印尼工业化进程注入新动能。
中资主导氧化铝产能扩张
印尼丰富的铝土矿资源和政策红利正吸引中资企业密集投资。其中,南山铝业在廖内群岛省民丹岛建设的200万吨氧化铝项目已投产,生产成本仅为中国的55%,并享受20年所得税减免优惠,计划2026年扩产至400万吨,成为东南亚最大氧化铝基地。天山铝业投资16亿美元在廖内群岛省建设200万吨氧化铝厂,被列入印尼国家战略项目。东方希望集团则规划在西加里曼丹省建设600万吨氧化铝和240万吨电解铝的超大型产业园区。
工业部官员表示:”这些项目将大幅提升本土加工能力,预计2027年我国氧化铝产能将增长五倍。”
电解铝产业链全面落地
在电解铝领域,中资企业同样动作频频。青山控股继镍产业成功后,首座铝冶炼厂已于2023年投产,第二座更大规模工厂正在建设中。印尼国企阿萨汉铝业(Inalum)与中国中铝合作扩建曼帕瓦氧化铝厂,计划将电解铝产能从30万吨提升至105万吨。Adaro矿业与宁波力勤合资的电解铝项目一期预计2025年投产。
“印尼具备煤电成本优势,电解铝吨成本比中国低约20%,这使我国在全球市场极具竞争力。”印尼铝业协会主席指出。
政策驱动与挑战并存
印尼政府2023年实施的铝土矿出口禁令是产业转型的关键推手,但发展仍面临挑战,包括电力供应、环保压力、市场波动等。业者称,电解铝项目需稳定电力支持,部分地区电网建设滞后影响进度。当前,煤电为主的能源结构需向清洁能源转型。而全球铝价波动,可能影响投资回报。
为此,印尼政府正加快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阿萨汉铝业等企业已计划配套核电站解决能源问题。
重塑全球铝业格局
分析师预测,到2030年印尼铝产量可能增长五倍,成为继中国之后又一全球铝业中心。中资企业通过”技术+资本+资源”的模式,正在改写全球铝产业链版图。
“这不仅将创造数万个就业岗位,更将推动印尼工业化升级。”印尼投资部长表示。随着更多项目落地,印尼在全球铝产业链中的地位将持续提升。
【背景资料】
印尼铝土矿储量全球第六(约12亿吨),2023年氧化铝产能约180万吨。中资企业投资项目全部投产后,预计2030年印尼氧化铝产能将突破2000万吨,电解铝产能达500万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