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 – 美国贸易协定:艾尔朗加称其将推动纺织品和鞋类产品订单增长

RI-US 贸易协定,Airlangga 表示他鼓励纺织品和鞋类产品的订单

经济事务协调部长艾尔朗加・哈塔尔托
雅加达 —— 印度尼西亚已与美国达成协议,将征收 19% 的互惠关税。

 

经济事务协调部长艾尔朗加・哈塔尔托表示,与美国达成贸易协定后,一个最明显的影响是纺织品、服装及国产鞋类产品的订单已开始增加。

 

“其中一个最具体的影响是,起初特朗普总统宣布(相关事宜)后,纺织品、服装和鞋类产品的订单就开始来了。如果没有这个宣布,美国的贸易伙伴就不会下达这些订单。而这显然可能会导致劳动力减少或裁员,” 他在 7 月 23 日(周三)的声明中说道。

 

艾尔朗加称,政府持续努力让印尼产品进入更多国家的市场,这样才能促进投资增长、创造就业岗位并提高民众福利。

 

“印尼在建立国际贸易伙伴关系方面取得的战略性成就,也彰显了政府在提升印尼全球地位方面的坚定决心,” 他表示。

 

艾尔朗加指出,在国际贸易领域达成这一重要协定后,有望对增加国家出口、稳定劳动密集型产业以及扩大中小企业市场准入产生直接影响。

 

他表示,在与美国的最新协定中,印尼采取了战略性举措,提出直接采购美国的主要大宗商品,如能源和农产品。

 

艾尔朗加认为,这一步骤比逐步降低税率的方案更有效,因为它能在短期内对贸易平衡产生影响。

 

他补充说,通过直接采购,印尼在该地区其他国家中具备竞争优势,尤其是在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支柱的纺织和鞋类 sector。

 

“实际上,我们每年都要进口能源。到目前为止,我们从多个国家进口,包括美国、中东以及非洲的多个国家,所以这只是将进口来源从那些国家转向美国,并不会增加我们的进口总量,” 艾尔朗加强调。

 

他还着重说明,在最新贸易协定框架下,政府从美国采购部分产品不会对印尼的贸易平衡产生负面影响。

 

据他解释,这是因为这些产品原本就是印尼所需要的,而且一直以来都是从多个国家进口,现在只是改变了进口来源国而已。

 

他提到,这些大宗商品包括小麦、大豆等农产品以及能源产品。

 

艾尔朗加表示,此次成功达成的互惠税率降低协议,为印尼带来了战略性益处,尤其是在维持经济增长、保障粮食安全以及稳定劳动力领域方面,保护了多达 100 万名依赖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工人。
此外,他还表示,印尼产品在全球市场上的竞争力正不断增强,比如棕榈油,因其在美国和欧洲市场的需求日益增长。
“我曾说过,如果不给予(相关支持),印尼的竞争力会受影响,100 万人将面临失业。所以,美国希望成为印尼这个第三大民主国家和东南亚最大经济体的合作伙伴,” 他解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