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愿字,印尼和谐文化基金会会长。
铁观音的醇厚、德化瓷的温润、永春香的清雅,仿佛穿越时空的丝线,无声诉说着千年海丝的繁盛。它们绝非普通的物产,而是跨越山海,在古代海上丝绸之路上促成文明互鉴、传递“和合”价值的特殊使者。
宋元时期泉州作为“东方第一大港”,汇集了全球的智慧与需求。德化瓷以其“白如雪、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的特质风靡世界,其造型与纹饰却非一成不变。我们在沉船考古和海外遗址中发现,德化窑敏锐地捕捉到不同市场的审美与实用需求。销往中东的瓷器常融合伊斯兰文化喜爱的几何纹样与阿拉伯文字装饰;东南亚出土的器物则多见当地信仰相关的神兽图腾。器以载道,小小瓷器上流动的是不同文明的创意与风尚。
铁观音的传播之路同样是一部文化交融史。从泉州港扬帆,它不仅带去了独特的制茶技艺与品饮之道,更与所到之地的饮食、礼仪、社交习惯产生奇妙“化学反应”。一把中国紫砂壶,可能泡着来自锡兰的香料;一套中东的银茶炊,也许正沸腾着安溪的铁观音。茶盘之上,就是一个微缩的“万国博览会”。
永春香则将中国的香药配伍理念与海外珍稀香料如乳香、没药完美结合,其制作技艺与使用礼仪也随着贸易网络浸润到东南亚乃至更远的僧院与宫廷。一炉馨香,飘散的是多种文明共同孕育的气息。
它们三者所传递的最核心价值,是“和合”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也是最打动人心的特质。
首先,体现为共生与互利。海丝贸易不是零和博弈。中国输出精致的瓷器、茶叶、香品,换回海外的香料、珍宝、新技术。泉州港的繁荣,是建立在各国商人互利共赢基础上的共同繁荣,这正是“和合”中“合”的真谛。
其次,体现为和谐与安宁。一缕茶烟让人心定,一炉馨香营造静穆,一件精美的白瓷带来视觉的愉悦。茶瓷香所承载的生活方式,本质上是对和谐、平静、美好生活的追求,这种追求超越地域与文化,是全人类共同的向往。
茶瓷香所蕴含的这种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和合”哲学,正是对古丝绸之路和平合作精神最生动的诠释,它为当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宝贵的历史智慧与深沉的文化滋养。
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下,茶瓷香不仅是历史的荣耀,更是面向未来的资源。建议用更先进的考古、科技手段解读其背后的制作技艺、传播路线、文化影响,挖掘整理其承载的“和合”故事,夯实我们文化自信的历史根基。延续茶、瓷、香为主题的国际展览、学术论坛、文旅体验出海活动,让古老的茶瓷香,成为新时代沟通中外、促进理解的文明之桥,让历史的回响,成为人类携手共创美好未来的序章。
来源:泉州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