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来自印尼的环保人士、原住民代表及劳工权益组织成员在台北某科技企业总部前举行抗议活动,控诉该企业在印尼的镍矿冶炼业务涉嫌破坏生态环境、危害居民健康并漠视劳工权益。这是继2024年10月以来,相关团体与企业多次协商未果后采取的进一步行动。
据抗议团体代表介绍,该企业在印尼莫罗瓦利与韦达湾运营的镍冶炼厂及配套燃煤电厂存在环境健康、劳工权益、矿产采购等多项问题。环境健康方面,工业设施与居民区距离过近,最近的中小学仅相距数百米;当地居民尤其是妇女儿童普遍出现呼吸道疾病和皮肤病症;持续使用高污染燃煤电厂,未采用最新减排技术;工业区周边因过度开发导致水土流失,洪涝灾害频发。
劳工权益方面,2024年9月发生年轻工人致死工伤事故,企业被指推诿责任;2024年上半年厂区发生5起重大安全事故,造成8人死亡、63人受伤;员工反映存在超时工作、防护装备不足等问题;每月约30%员工因职业健康问题请假。
企业方随后发表声明回应称:所有运营活动均符合印尼当地法律法规;生产设施已安装排放监测系统并定期检测;原料采购均来自政府批准的合法供应商;工伤事故已按程序处理并结案;同时,否认与存在争议的供应商有业务往来。
在随后举行的闭门协商中,企业代表与抗议团体进行了长达3小时的对话。但据参与会谈的环保人士透露,企业方在关键诉求上仍未作出实质性承诺。
印尼环保联盟发言人表示:”我们持续沟通近一年,但核心问题始终未能解决。企业必须正视其在环境和社会责任方面的缺失。”
值得注意的是,印尼作为全球最大的镍生产国之一,近年来吸引了大量外资投入相关产业。然而快速工业化带来的环境和社会问题也日益凸显。此次事件反映出跨国企业在资源开发中面临的环境、社会与治理(ESG)挑战正受到越来越严格的审视。
市场分析人士指出,此类争议可能影响企业的ESG评级及国际形象。随着全球对可持续发展和负责任采矿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跨国企业需要更加审慎地平衡商业利益与社会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