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棕榈种植基金管理局(BPDP)局长埃迪・阿卜杜拉赫曼(Eddy Abdurrachman)(中)(图片来源:Aris Nurjani/VOI)
雅加达 —— 印尼棕榈种植基金管理局(BPDP)设定目标:到 2030 年,印尼粗棕榈油(CPO)产量将突破 6000 万吨。
BPDP 局长埃迪・阿卜杜拉赫曼(Eddy Abdurrachman)表示,这一目标的制定源于食品、生物柴油及油脂化工等领域对棕榈油需求的持续增长。
“2030 年的目标是 CPO 产量达到 6000 万吨,以满足食品、油脂化工乃至生物柴油等领域的需求。” 埃迪在 8 月 20 日(周三)举行的 “2025 年棕榈油产业人力资源教育奖学金合作协议签署仪式” 上说道。
现状与目标差距:未来 5 年需突破增长瓶颈
埃迪透露,目前印尼 CPO 年产量约为 5000 万吨,要在未来 5 年内实现 6000 万吨的目标,需付出额外努力突破现有产能限制。
增产目标的双重战略意义
除满足国内需求外,产量提升还旨在维持出口表现 —— 这对 BPDP 的资金来源至关重要。
埃迪解释:“出口对 BPDP 而言意义重大,我们的资金主要来自出口税费。如果出口下滑,税费收入会随之减少,BPDP 为各项计划提供资金的能力也会下降。”
埃迪解释:“出口对 BPDP 而言意义重大,我们的资金主要来自出口税费。如果出口下滑,税费收入会随之减少,BPDP 为各项计划提供资金的能力也会下降。”
这一表述凸显了印尼棕榈油产业的核心定位:
- 内需保障:作为人口大国,印尼需通过稳定的 CPO 供应支撑食品加工业(如食用油、烘焙原料)、生物柴油产业(减少对化石燃料依赖)及油脂化工(生产肥皂、化妆品原料等)的发展;
- 出口经济支柱:棕榈油是印尼重要的出口创汇产品,其出口收入不仅支撑 BPDP 的产业扶持计划(如棕榈树更新、农户培训),更对国家整体外贸平衡具有重要影响。
目标实现的关键支撑
结合此前披露的策略,BPDP 将通过以下路径推动增产:
- 加速种植园更新计划(PSR)落地,解决老化植株单产低的问题;
- 推广高产品种与标准化种植技术,提升单位面积产量;
- 加强人力资源开发,通过教育和培训提升农户技术与管理能力。
若 6000 万吨目标达成,印尼不仅能巩固全球棕榈油市场的主导地位,还能为国内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提供持续动力,同时保障 BPDP 对棕榈油产业的长期扶持能力。
埃迪表示,作为支持产量提升的战略举措,棕榈种植基金管理局(BPDP)还推出了棕榈油行业人力资源开发计划,包括提供教育奖学金和技术培训。
他强调:“我们的职责是提升种植行业人力资源的知识、技能、专业性、自主性及竞争力,涵盖技术、管理和创业等多个层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