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加达讯 苏加诺-哈达国际机场海关人员近日展现高度专业性,成功侦破一起采用极其隐蔽手法走私冰毒的重大案件。毒贩将甲基苯丙胺(冰毒)塑造成彩色厨房砧板的形状,企图利用日常用品的普通外观蒙混过关,但最终被火眼金睛的海关官员识破。
据悉,此案的破获源于海关人员对一件申报为“糖尿病与高血压药物”的行李进行例行X光检查时的警觉。机场海关关长在后续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我们的官员发现行李箱的箱壁结构存在异常增厚的迹象,这一细节引起了怀疑。经开箱彻查,不仅在箱壁内发现了白色晶体,更在箱内起获了7块彩色砧板。”
经实验室鉴定,所有砧板及白色晶体均含有甲基苯丙胺成分,总重量高达18.556公斤。海关关长强调:“这是一种前所未有的新型走私手段,其隐蔽性极高,但得益于我们工作人员的训练有素和永不松懈的警惕性,其阴谋未能得逞。”
案件发生后,海关总署立即与警方毒品调查局(Bareskrim Polri)展开联合行动,并采取了先进的“控制交付”(pengiriman terkendali)策略,成功将一名接收毒品的印尼籍嫌疑人(简称WNI)逮捕归案。
与此同时,在同一时期的联合执法行动中,当局还成功捣破了另一个走私氯胺酮(氯胺酮)的国际贩毒集团。在此案中,三名马来西亚籍嫌疑人和一名中国籍嫌疑人被捕。他们的作案手法是将毒品伪装成食品包装内的白色与黑色粉末,藏匿于行李箱中,总重达4.03公斤。所有毒品均已被安全收缴。
两起案件共计抓获5名嫌疑人,其中包括一名印尼公民。所有嫌疑人均涉嫌严重违反印尼共和国2009年第35号《禁毒法》和《卫生法》。根据印尼严厉的法律,毒品走私罪最高可判处死刑或无期徒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