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宏桥等巨头领衔投资,氧化铝产能激增,电解铝与下游深加工成为下一战场
雅加达讯 近日,印度尼西亚能矿部发布信息,确认中国铝业巨头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规模加速布局印尼铝土矿及其下游产业链。多家中国企业推进大型项目建设,旨在将印尼打造为世界重要的氧化铝生产基地,并为其国内蓬勃发展的新能源产业提供关键原材料支撑。
巨头抢滩,氧化铝产能大幅扩张
印尼能矿部确认,中国南山铝业已正式进驻民丹岛的Galang Batang经济特区,计划建设一座年产高达200万吨的氧化铝厂。与此同时,行业龙头中国宏桥集团正通过本地合作方PT WHW,对其位于西加里曼丹的氧化铝厂进行扩建,计划将其产能翻倍,提升至惊人的400万吨。
这波投资浪潮并非孤例。据悉,另有至少三家中国企业正在与印尼方深入洽谈建设电解铝厂项目,预计总投资额高达12亿美元,标志着中国资本的投资正从氧化铝向上游矿端和下游更高附加值的电解铝环节纵深发展。
政策驱动,资源国寻求产业升级
此番投资热潮的直接动力源于印尼政府的原材料出口限制政策。自2023年实施铝土矿出口禁令以来,印尼政府成功迫使外国投资者将资本和技术用于本土加工冶炼,以提升矿产附加值和国内工业化水平。
印尼拥有全球第三大的铝土矿资源,储量高达74亿吨。政府明确要求,新的矿业项目必须向下游延伸,最终生产如汽车板材等终端产品。此举旨在将丰富的资源禀赋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制造业竞争力。
机遇与挑战并存,基础设施仍是关键瓶颈
尽管前景广阔,但印尼铝产业链的全面发展仍面临显著挑战。目前,印尼全国仅有国家控股的Inalum一家电解铝厂,年产能约25万吨,远远无法消化快速增长的氧化铝产量。数据显示,印尼当前氧化铝总产能已达430万吨,但其电解铝转化率仅有11.6%,大量氧化铝仍需出口。
能矿部也承认,港口、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滞后严重制约了项目进度。此外,政府强化了环保合规审查,此前已关停两家违规矿企,表明投资者必须严格遵守当地法规。
战略协同,服务全球新能源市场
分析指出,中国资本的战略布局意在多元化的资源供应和贴近终端市场。通过投资印尼,中国可有效降低对澳大利亚铝土矿的依赖,预计到2025年,对澳依赖度将降至40%以下。
更重要的是,此举与中国头部电池制造商在印尼的布局形成战略协同。为满足宁德时代、比亚迪等在印尼大规模建设的电池工厂对铝材的本地化需求,构建“镍-铝-电池”一体化的本土供应链,对于降低成本和保障供应安全至关重要。
印尼政府设定目标,计划到2029年将电解铝产能提升至200万吨。中国资本的深度参与,正成为印尼实现这一宏伟目标、融入全球新能源产业链的核心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