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根南海之滨,活力青春之旅 ——2025“风韵南粤”寻根夏令营(阳江营)圆满结营

8月8日至17日,30名来自法国、德国、中国香港和中国澳门的青少年,怀揣对文化根脉的向往,在广东阳江开启了为期10天的“风韵南粤”寻根夏令营(阳江营)。这场以“文化、交流、寻根”为主题的寻根之旅,让青少年们在探寻历史、对话古今、感悟文化、联结情感中,读懂漠阳大地上流淌的文化基因,找到属于岭南文化的精神坐标。

海外华裔青少年首日踏入阳江百年古街太傅路,一边聆听有关南宋太傅张世杰的传奇历史,一边欣赏古桥与霓虹交融的西濑街区夜景,在漠阳江边与龙舟的不期而遇,让大家看见文化的根既能扎进历史深处,也能长出时代新枝。参观漠阳书院,了解阳江深厚历史文化底蕴。走进闹中取静的北山,营员们仰望着旖旎风光中的古朴石塔,似乎在听古塔诉说岭南大地千百年来变迁故事。在文化体验活动中,营员们在阳江漆器博物馆“漂漆扇”,在阳江风筝馆“扎风筝”、在南国风筝场“放风筝”,在阳春竹器馆“编簸箕”,在莲香炒米饼体验馆“打粉酥”,通过这些亲手触摸的“非遗”技艺,让营员们体会阳江人对生活的细腻坚守,感受岭南水乡的文化韵味。文化的根,既藏在古街古塔的砖石里,也留在非遗技艺的指尖上,更在山海的记忆中。

文物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文化的沉淀,在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里,营员们欣赏“南海I号”南宋古沉船出水的精美文物,近距离感受中华民族灿烂文明,了解古代海上贸易的繁华。营员们还先后参观了广东明阳新能源有限公司、广东鉴衡海上风电检测中心、东平核电站,领略大国重器的“智造”力量和科技伟力。走进东水山茶园,了解采茶、炒茶、制茶的传统工艺,品鉴拥有悠久种植历史的东水山茶,让营员们亲身感受中国的茶文化。

毛笔书法课上,营员们认真听着书法老师的授课,并饶有兴致地写着毛笔字,体悟笔墨间中华文化魅力。在阳春市粤剧团,营员们穿上戏服,学习粤剧指法身段,练习枪棍耍法,体验岭南粤剧文化。在阳春市青少年活动中心,中外青少年艺术交流活动热闹非凡,他们相互展示才艺,唱歌、跳舞、书法、乐器演奏等节目轮番上演,青春激情在此刻具象化。在十里泉城团建活动上,营员们尽情释放活力,携手共同描绘出一幅“寻根之旅”七彩巨画。在金山植物公园的城市音乐厅,营员们与暑期大学生们联袂登场展示才艺,公园里歌声缭绕、琴声悠扬,吸引了大批公园游客驻足观赏。中外青少年在一场场表演与交流中,以艺术为桥,拉近了心灵距离,共同度过了一段段欢乐的时光。

寻根,既是寻找文化的来处,更是赋予精神的归途。在“华侨与抗战”图片展前,营员们看着爱国侨胞捐钱捐物支援祖国抗战的史料,纷纷钦佩老华侨们报效祖国的家国情怀和奉献精神。在阳江市综合文化中心参观“乡村振兴”摄影展,感受阳江乡村振兴的发展成果。集中观看电影《东极岛》,在真实历史事件中了解中国人英勇的国际人道主义精神。走进岗美华侨农场,墙上一张张老照片依然记载着祖国心系海外侨胞、情系归侨侨眷的历史,这一段峥嵘岁月令身在海外的营员们深受感动。在阳江少林学校,营员们学着舞狮、舞龙和中国功夫,共同感受中华传统文化里的精气神。

结营仪式上,营员们观看着夏令营活动花絮,有欢乐、有温暖、有成长、有收获。当少年们踏上归途,相信他们带走的不仅是美好回忆,更是一份对中华文化的自信与担当。因为他们知道,所谓“根”,从来不是静止的过往,而是亲手续写的未来;所谓“文化”,不仅仅是书本上的文字和符号,也是代代相传的生活态度与坚守。

来源:阳江市侨联,转载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