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加强鱼粉对华出口 15家企业获准进入中国市场


雅加达讯 印度尼西亚检疫局(Barantin)近日宣布,将全面加强鱼粉对华出口力度,以提升本国渔业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并增加外汇收入。此举标志着中印尼两国在渔业领域的合作进一步深化,为双边贸易注入新动能。

印尼检疫局鱼类检疫副主任德拉玛(Drama Panca Putra)指出,鱼粉和鱼油是”战略性商品”,对支持两国饲料行业和水产养殖业发展具有关键作用。印尼作为全球渔业资源大国,其鮪魚、鰹魚和鯖魚年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15%,位居全球第一。近年来,印尼政府积极推动渔业下游化产业发展,计划在2023年至2040年间吸引6180亿美元投资,其中鱼粉加工是重点领域之一。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鱼粉消费市场之一,需求持续增长。印尼此次加强对华出口,不仅有助于实现其2025年海产品对华出口12.9亿美元的目标,也是落实两国”政策×教育×产业”三位一体合作框架的具体行动。

为保障出口顺利推进,印尼检疫局近期与中国海关总署(GACC)代表团举行技术会议,针对鱼粉出口的技术壁垒进行磋商。印尼方提出使用PCR(聚合酶链反应)检测非鱼蛋白的替代方法,以解决此前因BSE检测参数受限的问题。同时,双方对15家拟出口企业展开现场评估,确认其均符合中国规定的生物安全标准、产品质量及法规条件。这些企业预计将于近期启动对华出口业务。

截至2024年,印尼鱼粉出口额仅为72.5万美元,主要出口至日本、泰国、马来西亚等国。相比之下,中国市场的规模潜力巨大——2023年印尼海产品对华出口额已达11.4亿美元,且中国对鱼粉的需求持续增长。印尼政府计划通过以下措施进一步扩大出口。当中,将增加获准企业数量。目前,已有544家印尼水产品企业获准对华出口,未来将继续扩大名单。同时,提升产品质量,强化国际认证(如HACCP、ISO)和清真认证,满足中国市场标准。此外,完善产业链建设。根据印尼下游化产业规划,2025-2029年将新建7座鱼粉加工厂,产能达10.5万吨。

印尼检疫局表示,未来还将继续推动新鲜椰子、榴莲等农渔产品对华市场准入,进一步拓展双边贸易范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