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国和越南进口的仿冒鞋激增,海关等待品牌方正式报备

中国和越南进口KW鞋普遍存在,海关等待品牌商的正式记录印尼海关用户服务沟通与指导主任尼尔瓦拉・德维・赫里扬托(照片:安塔拉通讯社)

雅加达 —— 印尼财政部关税总局就社交媒体上大量流通、尤其源自中国和越南的仿冒鞋(KW)销量激增现象发声回应印尼海关用户服务沟通与指导主任尼尔瓦拉・德维・赫里扬托(Nirwala Dwi Heryanto)表示,海关方面在处理涉嫌侵犯知识产权的商品时,有其自身的职责与流程。

他解释称,只有当品牌持有企业已通过报备流程(即把商标、版权等知识产权(HKI)数据录入关税总局海关数据库进行记录),正式完成品牌注册后,海关才能够采取执法行动。

他补充道,只有在品牌完成报备录入后,海关才能对相关商品的进口实施监管。

9 月 4 日,尼尔瓦拉在印尼海关总部举行的媒体简报会上表示:“至于版权问题,相关版权事宜是有明确规定的,我们海关内部设有专门负责处理此类事务的部门。所以在版权问题上,海关处于被动地位。品牌持有企业必须主动进行品牌注册与报备,只要企业完成报备、相关信息录入系统,我们就会据此对已完成品牌报备商品的进口情况进行跟踪与监管。”

他透露,目前已有部分企业完成了品牌报备,并申请海关对流通的仿冒商品实施监管。

但他同时表示,截至目前,尚未有企业针对鞋类或足部用品正式完成报备。

他坦言:“鞋类产品目前还没有(企业报备),确实没有。鞋类,也就是足部用品,目前还没有企业报备。但像之前提到的 PCB(印制电路板)、施耐德(Schneider)这些产品,还有 Goldband 等品牌,都已经有企业报备了。因为足部用品这类商品,我担心存在这样的情况:既有品牌持有方,也有平行进口商。平行进口就好比,这里有奔驰(Mercedes Benz)的独家代理商,但同时也会有其他企业通过一般贸易渠道进口奔驰汽车。”

尼尔瓦拉还解释道,在鞋类等产品的监管中,因存在平行进口行为,所以有其特殊复杂性。例如,即便某一品牌有官方独家代理商,仍可能有其他主体通过合法渠道从国外进口同款产品。

他认为,在这种情况下,若没有品牌报备,海关就缺乏扣留相关商品的法律依据。

他表示:“也就是说,在这种情况下,只要企业没有报备、没有将品牌信息录入系统,我们就无法采取执法行动。”

尼尔瓦拉还提到,在与品牌方的合作中,海关常会接受相关培训并获取信息,以识别正品与仿冒品的特征,包括从包装层面进行辨别。

他最后说道:“是的,通常在这类合作中,品牌方也会教我们如何辨别 —— 比如从包装上看,这些是正品的特征。对吧?要是像 TikTok 上有些人那样随意售卖仿冒品(erojan,印尼语中对仿冒品的口语化称呼),那肯定是不行的,绝对不能允许这种情况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