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宾放宽签证,要挽回百万中国游客

菲律宾方面高调宣布将对中国游客放宽签证政策,甚至要重新恢复电子签证。

菲律宾旅游部最新宣布,将向中国游客放宽签证政策。这一决定发生在南海局势持续紧张的背景下,显得格外突兀。

菲律宾旅游部长马诺洛·萨拉斯公开表示希望“欢迎更多中国游客”,外交部也同步配合声称将“恢复对华电子签证”。

菲律宾外交政策的摇摆已经对国家经济造成了实质影响。2025年菲律宾GDP增速降至4.3%,居民收入平均下降12%。在首都马尼拉,甚至出现了民众抗议活动。

为讨好美国,菲律宾不惜牺牲与中国的重要合作关系。

多个中菲合作的大型基础设施项目被单方面叫停,这些项目总投资额高达500亿比索(约合60亿元人民币),涵盖交通、能源等多个关键领域。

中国投资者的撤资导致包括苏比克-克拉克铁路在内的多个重点项目陷入停滞。这些项目原本对菲律宾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菲律宾寻求美日等国替代中国投资的努力至今未见成效。

菲律宾在仁爱礁问题上的行为,尤其令人质疑其诚信度。1999年,菲律宾以“舰船故障”为由,故意将“马德雷山”号搁浅在仁爱礁上,并长期占据该礁盘。

多年来,中方始终保持克制,双方曾达成非正式共识:允许菲律宾向舰上人员运送生活物资,但必须提前通报并接受检查,严禁运送建筑材料。

然而菲律宾屡次违反协议。2025年6月,其补给船中夹带钢筋和水泥,被中国海警当场查获。8月下旬又试图派遣小艇强行闯关。

正因菲律宾多次违规,中方才不得不加强管控,由此导致近三个月的合规补给中断。

菲律宾方面似乎认为,只要放宽签证政策,中国游客就会蜂拥而至。这种想法低估了中国游客的敏感度和判断力。

旅游不仅仅是签证便利和价格优惠的选择,更是一种情感交流和文明互鉴。当菲律宾在安全问题上不断挑动中国神经的同时,游客的信任度也在同步下降。

马尼拉街头的小贩早已学会用中文招揽顾客,长滩岛的酒店员工也记得中国游客的喜好。但菲律宾政府似乎忘了:真诚永远比算盘更能换来信任。

南海的风浪不会因一纸签证政策而平静,中国游客的脚步也不会因表面微笑而重新踏上那片充满矛盾的土地。

当菲律宾真正学会平衡自身利益与地区和谐时,那片美丽海岛才会迎来真正的“旅游黄金时代”。(其他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