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尼西亚启动首次龙虾捕捞,助力蓝色经济发展

印尼首次捕捞龙虾,促进蓝色经济图示:商贩分拣符合出口品质的龙虾。安塔拉通讯社图片 / 茜法・尤莉纳斯 /rwa 摄(安塔拉通讯社图片 / 茜法・尤莉纳斯)

巴淡岛(安塔拉通讯社)—— 印度尼西亚海洋与渔业部(KKP)于周三在廖内群岛省的巴淡岛海洋水产养殖中心(BPBL)举行首次龙虾捕捞活动,此举是该国通过可持续利用海洋资源推动蓝色经济发展的举措之一。
海洋与渔业部长萨克蒂・瓦尤・特伦戈诺(Sakti Wahyu Trenggono)表示,龙虾养殖的研发工作已开展近两年。
他在活动中表示:“此次成功是印尼打造渔业与海洋领域竞争力的第一步。” 首次捕捞的龙虾产量约 1.7 吨,每公斤价值 40 万印尼盾(合 25.60 美元)。
他补充称,印尼龙虾苗自然资源丰富,在该领域拥有巨大潜力。
特伦戈诺指出:“全球海鲜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 4140 亿美元,而印尼海鲜出口额目前仅约 50 亿美元。在巴淡岛及廖内群岛,我们拥有极大的发展机遇。”
此次首次捕捞共收获 6000 只龙虾,涵盖沙虾、竹节虾和珍珠虾三个品种。
印尼副总统吉布兰・拉卡布明・拉卡(Gibran Rakabuming Raka)及印尼国会第四委员会主席蒂蒂克・苏哈托(Titiek Soeharto)出席了此次活动。
吉布兰强调,推动蓝色经济发展需让当地相关方参与其中,同时要加快敲定一项总统令,以遏制龙虾苗走私行为。
他表示:“我们的龙虾成活率已达 80%,接下来只需扩大养殖规模,并将这一模式推广到其他地区。”
蒂蒂克对海洋与渔业部取得的进展表示赞赏,她认为龙虾成体养殖技术能带来显著的附加值。
她指出:“国际合作应聚焦于在印尼本土开展龙虾成体养殖,以此创造就业机会并增加外汇收入。”
通过该项目,海洋与渔业部计划发展面向出口市场与国内市场的龙虾养殖产业,同时为渔民、沿海社区及当地渔业提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