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华商郭再源:从建筑大亨到慈善先锋

他被称为“没问题先生”,在印尼商界和慈善界,郭再源的名字象征着承诺、担当与大爱。

郭再源(印尼华商多称“阿源”),祖籍福建漳州,是第二代印尼华人。作为印尼安达集团(Artha Graha Group) 的创始人及总裁,他在建筑、地产、银行等多个领域建立了自己的商业王国。

白手起家的郭再源,创业历程并非一帆风顺。他曾在表舅的进出口公司从扫地、看守货仓等基层工作做起,通过努力学习和辛勤工作,逐步掌握了生意经。1980年,他抓住机遇投身建筑行业,至今盖过的房屋已超过五千间。

商业成就

郭再源是印尼最具影响力的华商之一。他创立的安达集团是印尼最大的房地产公司之一,业务覆盖银行、地产、建筑等诸多领域。

作为地产大亨,他亲自管理施工建设,杜绝贪污腐败,保证工程质量。郭再源在商业上取得了卓越成就,但他更引人瞩目的是在社会贡献方面的无私奉献。

结缘慈济

2001年底,因小女儿遭遇情感挫折,郭再源在朋友建议下前往中国台湾花莲静思精舍散心。这次旅程让他结缘慈济,并深刻感受到慈济是一个与众不同的团体。

一个月后,雅加达发生大水患,郭再源学习慈济志工的精神,亲自到灾區發放物资。2002年3月,他正式加入慈济,从此开启了慈善事业的新篇章。

红溪河改造工程

郭再源最具代表性的社会贡献是领导了雅加达红溪河改造工程。红溪河曾是雅加达著名的贫民窟,河水污浊不堪,沿岸居民生活困苦。

他带头捐资并募集巨款建设大爱村,让几千户红溪河居民搬入干净整洁的公寓。一期工程耗资1000万美元,共有1100户居民受惠。

大爱化解仇恨

郭再源深刻认识到印尼华人与其他族群经济差距过大是排华问题的根源之一。他通过慈济活动,坚持“直接”和“重点”原则,深入最贫困地区帮助原住民。

他说:“大爱化解仇恨”。慈济每月向爪哇一家习经院提供50吨大米,那里有700多名孤儿和3000多名穷人的孩子。这种善举改变了当地人对华人的看法。

抗疫贡献

在COVID-19疫情期间,郭再源带领印尼慈济人积极抗疫。他们募得20亿台币,购买了100万支检测器和355个呼吸器等医疗设备。

慈济还将停车場改建成新冠肺炎治疗中心,并开放多个场所作为疫苗施打站,协助近30万人接种疫苗。这些努力让印尼社会对华人刮目相看。

家庭支持与个人信念

郭再源的慈善事业得到了家人的全力支持。太太林丽萍不仅非常支持他参加慈济活动,而且自己也积极参与进来。夫妇二人在慈善中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快乐。

尽管日程繁忙,郭再源每天抽出1小时以上到慈济处理事务。他领悟了“付出无所求”的哲理,不在意别人评价,只求自己心里欢喜,被帮助的人满意。


郭再源的故事展示了企业家如何用商业智慧解决社会问题他曾说:“我们要用真诚去谱写爱的历史。”

从建筑大亨到慈善先锋,他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大爱化解仇恨”的理念,为印尼华人与原住民搭建了一座沟通理解的桥梁。

声明:本文根据网络资料整理而成,旨在传播资讯,不对文章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给予任何担保、暗示和承诺,仅供读者参考,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本文内容涉及阁下的合法权益(内容、图片等),请及时联系guojirb666@gmail.com,我们将及时作删改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