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子丹心 | 《集天下水滴可汇成大洋——华侨家书里的抗战记忆》(下)

赤子丹心——抗日烽火中的华侨故事

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在波澜壮阔的全民抗战中,海外华侨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支持祖国抗战,海外华侨以空前规模组织起来开展抗日救亡运动,这是华侨历史上最伟大的爱国运动,为抗日战争最终胜利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

为纪念华侨抗战功勋,深圳人民广播电台制作推出《赤子丹心——抗日烽火中的华侨故事》,以真实历史讲述呈现海外华侨伟大的爱国精神和赤子情怀。

他们是一个个漂泊异乡的儿女,也是跋涉万里救国图存的归国者。海外华侨与祖国共同写下的抗战记忆,映照了中华民族在战火中凝聚奋起、奉献牺牲直至最终胜利的光辉历程。这些穿透八十载的历史回响仿佛在诉说:无论距离有多遥远,中华儿女的命运始终紧紧相连。

第十三集:

《集天下水滴可汇成大洋——

华侨家书里的抗战记忆》(下)

抗日岁月里的家书

是海外华侨在烽火中的低语

字里行间

赤子情深

这是一个民族最真实的温热

重读爱国归侨的抗战家书,感受国家危急关头,海外华侨华人的光辉品格。在这里,我们继续讲述一位马来西亚华侨青年在回国参战前留给父母的家书。

亲爱的父母亲:别了,现在什么也不能阻挠我投笔从戎了,我知道父母亲一向是明情达理的,对子女的行动,是不会有异议的。我之所以不别而行,这是女儿勇气不够的缘故,因为骨肉之情,总是难免的,我深恐突然提出这意思,母亲一定会激动而流泪的。走之前,我是难过极了,在每分钟内,我的心起着往复数次的矛盾冲突,家是我所恋的,双亲弟妹是我所爱的,但是破碎的祖国,更是我所怀念热爱的。所以虽然几次的犹豫踌躇,到底我是怀着悲伤的情绪,含着辛酸的眼泪踏上征途了。这次去,纯为效劳祖国而去的,虽然我是社会上一个最不注意的虫,虽在救国建国的大事业中,我的力量简直是够不上“沧海一粟”,可是集天下的水滴而汇成大洋。我希望我能在救亡的汪流中,竭我“一滴”之微力。

亲爱的双亲,此去虽然千山万水,危安莫卜,是不免凄怆辛酸。但是,以有用之躯,以有用之时间,消耗于安逸与无谓中,才是更令人哀惜不置的。因为生活就是斗争,尤其是在祖国危难的时候,正是青年人奋发效力的时机。这时候,能亲眼看见祖国决死斗争以及新中国孕育的困难,自己能为祖国做点事,就觉得此是不曾辜负父母亲的养育之恩。女儿是不孝的,望双亲宽怀自慰,善自珍重。临行匆匆,仅留此作别,后会有期。最后,敬祝健康。女儿雪娇留书,廿八年五月十八日。

这是“南侨机工”白雪娇写下的信。她归国后在冒着生命危险奋斗在滇缅公路上,如信中所言竭滴水之力报效祖国。后来,她在邓颖超的建议下到成都齐鲁大学就读。其间,积极参加大学生抗日宣传队,从事抗日宣传、慰问伤病员活动。抗战胜利后,白雪娇将自己对祖国的热爱和一生精力全部倾注到祖国的各项事业上。2014年,白雪娇病逝于广州,享年100岁。

来源:深圳广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