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廉价进口产品冲击 纺织业持续笼罩大规模裁员阴影

纺织业继续被大规模裁员所笼罩,廉价进口产品压抑雅加达 —— 印尼纺织工艺学院 – 纺织高等技术学校校友会(IKA Tekstil)就全国纺织与纺织制品(TPT)行业出现的裁员(PHK)及工厂倒闭趋势表达担忧。

印尼纺织工艺学院 – 纺织高等技术学校校友会总主席里亚迪・马迪亚迪纳塔(Riady Madyadinata)表示,此次裁员不仅影响操作级工人,还波及技术人员乃至中层管理人员。
9 月 19 日,里亚迪在印尼点滴新闻网(VOI)收到的官方声明中称:“我们的会员中,不少专业人士也受到了影响。目前,我们正通过雅加达首都特区 – 万丹省、西爪哇省、中爪哇省 – 日惹特区以及东爪哇省等地的区域协调员反馈,分析工厂倒闭的根本原因。”
里亚迪指出,核心问题在于,受合法与非法进口商品大量涌入影响,国内产品销售陷入困境。由于印尼本土生产成本比进口商品高出约 35% 至 40%,本土产品被认为难以形成价格竞争力。
该校友会还指出,另有多项因素削弱了行业竞争力,例如能源成本、人力资源、物流问题,以及企业内部的工作文化等。颇具讽刺意味的是,许多校友选择赴海外就业,因为其他国家的纺织与纺织制品行业正处于发展阶段。
里亚迪补充道,外资(尤其是来自中国的投资)的流入,目前仍不足以遏制国内裁员与工厂倒闭的势头。
另一方面,印尼创意服装制造商协会(IPKB)总主席南迪・赫尔迪亚曼(Nandi Herdiaman)要求工业部(Kemenperin)在公布获得进口配额的企业名单及其配额额度时保持透明。
他表示:“若不透明,类似纱线与面料行业曾发生的情况将会重演。印尼中央统计局(BPS)的数据显示,过去五年纱线与面料进口量持续上升,而本土生产商却纷纷倒闭。”
尽管如此,南迪对 2025 年第 17 号贸易部长令(Permendag)的出台表示欢迎,该部长令要求普通进口商必须通过审核才能获得进口配额。
南迪认为,这一规定能为小型行业(尤其是成衣制造领域)带来机遇。
他还提议,将成衣及其他纺织制品(税号 HS 61、62、63)的进口配额上限设定为每年 5 万吨。
他补充道:“印尼本土年产量已达 280 万吨,其中出口能力约 50 万吨,国内消费量约 200 万吨。这意味着,国内产能实际上足以满足国内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