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静:中国龙与探戈共舞,让阿根廷爱上中国年

6410_11133(1)
在南美洲的南端,距中国两万公里的阿根廷,有一群华侨华人正以他们的方式书写着关于奋斗、融入与回馈的故事。在这其中,阿根廷妇女儿童联合会会长陈静,正是一位突出的代表。自1991年踏足这片陌生土地,到如今成为连接多元移民社群、推动中华文化传播的侨界领袖,她的人生轨迹折射出一代华侨的坚韧、智慧与深厚乡情。在一个忙碌的午后,我们通过越洋电话,聆听了她的讲述。
01
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创业伊始
采访开始时,陈静的话语中还带着一丝忙碌后的疲惫。她刚处理完协会的繁杂事务——从援助寒冷中的孤儿院、养老院,到筹备儿童节礼物,这些琐碎却充满温度的公益事项填满了她的日程。然而当话题回到近三十年前的那个决定时,她的语气变得坚定而有力。
640 (4)“那是1989年,”陈静回忆道,“当时我在深圳、海南工作,经朋友介绍说阿根廷适合个人的发展。”相较于当时热门的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新西兰,阿根廷显得遥远而陌生。但这里优美的风景,富饶的物产,构成了她最初对阿根廷的美好印象。1991年,怀揣对未知的憧憬和改变生活的勇气,她辞去国内稳定的工作,带着当时年仅9岁的孩子飞向远方。

IMG_256
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
初抵阿根廷,现实的压力远超预期。最大的障碍是语言。出国前,西班牙语在中国极为小众,她只能托人从香港找来教材复印,靠着只言片语和简单的图画艰难预习。抵达布宜诺斯艾利斯后,她发现自己所处的区域以犹太人为主,他们交流多用西语或原住民语,英语几乎行不通。

IMG_256
阿根廷街头

更大的冲击来自经济层面。“什么都是用美元来计算,”她感叹道。当时国内月薪几十元人民币,而阿根廷的物价以美元标价,这种巨大的反差让她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但与此同时,敏锐的她立刻发现了其中蕴藏的商机:“中国一块钱人民币的东西,你到这里来卖一块美金都已经卖便宜了。”阿根廷轻工业相对薄弱,日常工艺品、小商品等领域存在着巨大的市场空白。

02
用勤劳与智慧落地生根
 
像大多数第一代华侨一样,陈静的创业之路从最基础的“跑单帮”开始。她利用拿到身份后回国的机会,精心挑选了承载中国文化元素的样品:熊猫玩偶、中国特色钥匙扣、装饰挂件、圆珠笔……这些充满东方风情的小物件,成了她打开阿根廷市场的敲门砖。

IMG_256
熊猫玩偶

她从犹太区的一家小零售店起步,每天能赚几百美金,这在当时已是一笔巨款。几个月后,日营业额甚至达到一两千美金。“那时候觉得太多的钱了,”她笑着说。生活的艰辛和语言的障碍,在可见的回报面前不再可怕。“只记得累了,不记得苦了,”她这样总结那段岁月,“关键是你要能够赚到钱,要有盼头。”

IMG_256
拉美集市

 

IMG_256
工艺纸花

经过几年的摸索,她的业务逐渐稳定并扩展,最终将主营产品定位在塑胶花等装饰用品上,从中国进口,在阿根廷做批发。这门生意她一做就是三十多年,至今仍在持续。勤劳、节俭、敏锐的市场嗅觉,这些刻在中国人骨子里的特质,让她在异国他乡扎下了根。

03
从文化传播到公益奉献

如果故事止于商业成功,那它只是众多华侨奋斗史的其中之一。陈静的特别之处在于,事业稳定后,她将更多精力投入文化传播与公益事业。

2001年阿根廷遭遇经济危机,社会动荡不安。这场危机也引发她的反思。“那时候就开始对未来的阿根廷情况,心里也有点没底。”在放缓生意脚步的同时,她观察到一个更深层次的问题:新移民缺乏精神文化生活,与当地社会因文化隔阂难以深度融合。

640 (1)_22695(1)

“移民最大的痛苦是什么?你没有语言,然后我们在这里没有任何的文化生活。”她意识到,要想真正被接纳,必须进行文化沟通。受日韩侨民社区的启发,她萌生创办文化传媒公司的想法。最初,她只是简单将国内的问候语、小故事翻译成西语,印成小册子免费发放;还会带来中国的连环画,请人翻译后从孩子入手进行传播。“做文化公司的主要目的是与更多人沟通,让更多人了解我们,我们也了解别人。”

640 (1)_26938(1)

自2005年起,陈静与其团队开始组织“春节庙会”活动。他们印刷中西双语宣传册,向当地社会介绍中国春节习俗与文化。

微信截图_20250917154156

她积极组织当地华侨华人、台湾同胞共同排练文艺节目、同台演出,将精彩优秀的中华文化展现给阿根廷民众。中国侨联等部门也多次派出艺术团赴阿,与当地侨胞协作,为阿根廷观众呈现高水平的中华文化艺术表演。

640_32206(1)

阿根廷民众与侨胞共度新年除此之外,每年的阿根廷移民节文化活动中,陈静也始终带领华人社团积极亮相,通过舞龙舞狮、中华武术、民族歌舞、传统美食与服饰等多种形式,向来自各国的参与者展示中国文化魅力,有效增进了各族裔间的友谊,推动了多元文化的深度交流与互鉴。

640 (3)_13156(1)
陈静与受其资助的孩子合影

这份初心逐渐发展为一种使命感。2012年,她牵头成立阿根廷妇女儿童联合会,不仅服务华人社群,更广泛吸纳其他国家移民,旨在争取妇女权益、帮助新移民更好地融入社会。同时,她也活跃于由53个国家移民团体组成的阿根廷移民协会中,并担任重要的“第一发言人”角色,为多元移民社群发声,参与组织大型文化活动,与政府沟通对话。

IMG_256
阿根廷妇女儿童联合会到布省卢汉市捐赠物资

尽管事务繁忙,陈静每年仍会抽时间回国。每次回国,她都感受到祖国的飞速发展和物价的“亲切”,再返回阿根廷时,面对飞涨的物价和经济下行压力,这种反差更让她深感侨胞生活的不易,也坚定了她通过协会工作服务社群、共度时艰的决心。

 
04
弘扬文化的梦想与展望
 
陈静获布宜诺斯艾利斯市“文化杰出贡献奖”

谈及未来最想做的事,她的话语中流露出一丝遗憾与期盼:“我一直希望建立那个中国文化中心。”她描绘的蓝图是一个综合性的文化地标,像日韩文化中心那样,拥有展览馆、活动中心、教学课堂,能全方位、沉浸式地展示中国文化,接待国内团组,成为文化传承与交流的基地。但这个梦想因种种原因蹉跎了十年,其中不乏华人社区内部的复杂因素。

面对这些,她选择了包容与忍让。“我的原则就是无论如何在任何地方保持团结。你能够宽容的、能够忍让的就忍让掉。”这份顾全大局的胸怀,或许正是她能被多元文化社群共同认可的原因之一。

少林功夫比赛

令她欣慰的是,另一个文化项目取得了巨大成功——少林寺文化中心。在她的努力和国内伙伴的牵线下,少林寺正式授权她在阿根廷建立文化中心。2023年,她成功举办了辐射整个拉丁美洲的盛大少林功夫比赛,将中华武术的魅力和禅武合一的精神在南美大地传播开来。

从怀揣梦想的江苏女子,到布宜诺斯艾利斯批发区的小店主,再到纵横多元文化舞台的侨界领袖,陈静的人生是一场永不停歇的远征。她的故事,是个人奋斗的励志篇章,更是一代华侨积极融入、回馈当地、传承文化的缩影。

微信截图_20250917155548

“我的想法就是尽我的能力,能够为传承中国文化做更多的事情。”正如她最后所说,这份朴素而坚定的信念,连接故乡与他乡,也照亮无数像她一样在海外奋斗的华侨华人的前路。未来,她将继续在这片遥远的南美土地上,以自己的方式,讲好中国故事,传递华人温情。
来源:华人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