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17岁辍学创业,26岁成为亿万富翁,始终坚持“我是中国人”的民族认同,向中国捐赠超过3亿元……
陈江和1949年出生于印尼棉兰市,祖籍中国福建莆田。作为家中长子,他在17岁时因父亲病重被迫辍学,接手家中经营的小型机车铺,开始承担家庭重担。
这家仅有十几平米的店铺,主要经营机车零配件和汽油销售,正是从这里起步,陈江和开始了他的商业传奇。
石油危机中崛起
陈江和的创业历程始于1966年。他从一家仅有十几平米的小店铺起家,为石油公司供应机车零件。
凭借薄利多销的原则和诚信经营,他赢得了石油公司的信任,成为其稳定供应商。1972年全球石油危机爆发,石油价格从每桶2美元多猛涨到12美元。
在这场危机中,陈江和的设备和工程生意随之水涨船高。他每周工作7天,每天工作14小时,短短几年内积累了巨额财富。26岁时,他已经赚到了1000万美元,成为亿万富翁。
构建商业帝国
赚得第一桶金后,陈江和没有满足于现状,而是思考企业的长远发展。他注意到印尼大量出口原木,但进口夹板价格昂贵,决定进入夹板制造业。
尽管遭到质疑,他仅用13个月就建成了投资千万美元、用工2000人的夹板厂。1975年8月7日,印尼总统亲自率领7位部长为工厂剪彩。
此后,陈江和又将目光投向浆纸业,提出 “林浆纸一体化” 模式。尽管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使他的企业濒临崩溃,他仍咬牙坚持,甚至出售中国常熟的工厂来筹集资金。
最终,他成功打造了新加坡金鹰国际集团,成为以资源开发为基础的跨国工业集团,资产超过180亿美元,在全球拥有5万多名员工。
心系中华的慈善家
尽管出生在印尼,陈江和始终保持着对中国的深厚感情。他曾动情地表示:“虽然一直在海外打拼,但我还是中国人。我们的命运是和祖国联系在一起的,只有祖国强大了,我们才能挺直腰杆做事”。
陈江和的慈善事业始于1993年,当时他向福建莆田第一医院捐款388万元。此后,每次中国遭遇重大灾害都能看到他的慷慨解囊:
2003年非典疫情期间,他个人捐赠3000万元人民币,是当时个人捐款最多者;2008年汶川地震,他先后三次捐赠1500万元人民币;他还为北京奥运会场馆“水立方”建设捐资500万美元。
截至2020年,陈江和在中国境内的慈善捐款已超过3亿元,成为华人华侨中对中国捐款最多的富豪之一。
利国利民的经营哲学
陈江和在企业经营中始终坚持 “利民、利国、利业” 原则,后来发展为“保护环境,为客户创造价值,实现利民、利国、利业”的“五利”理念。
他的集团在印尼开展了广泛的社会责任项目,为边远贫穷地区建设学校、提供医疗服务和教育设施。
2016年,陈江和宣布捐赠1亿元支持“一带一路”人才培训,培养高端复合型人才。他说:“华人华侨华商优势明显,在‘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如今的新加坡金鹰国际集团,资产规模已超过180亿美元,生产经营覆盖印尼、中国、巴西、马来西亚和菲律宾,销售网点遍及四大洲。
陈江和从一家十几平米的小店铺起家,将业务扩展到林浆纸、棕榈油加工、特种溶解木浆和粘胶纤维、能源开发等多个领域。
尽管已成为国际知名的工业大亨,陈江和始终没有忘记自己的根在中国。
他曾经深情地表示:“我觉得印尼就是我的养父,一个居住国的养父。当回到中国,血浓于水,我们大家是炎黄子孙,我觉得我回到了父母亲的怀抱,中国就是我的生父”。
声明:本文根据网络资料整理而成,旨在传播资讯,不对文章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给予任何担保、暗示和承诺,仅供读者参考,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本文内容涉及阁下的合法权益(内容、图片等),请及时联系guojirb666@gmail.com,我们将及时作删改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