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积极应对燕窝出口铝含量限制 多措并举寻求对华贸易破局

雅加达讯 针对中国海关总署对进口燕窝实施的铝含量新规,印尼国家检疫局近期采取了一系列短期应对与长期战略措施,旨在化解贸易壁垒,稳定这一重要农产品的出口市场。

印尼国家检疫局动物检疫副局长斯里扬托本周在雅加达披露,中国海关总署(GACC)当前对印尼输华燕窝设定了100毫克/公斤的铝含量上限,作为强制性食品安全标准。斯里扬托指出,“这一标准对印尼造成了相当大的损失,因为该规定尚未与作为主要贸易伙伴的印尼政府达成一致。”

据悉,因未能满足此项要求,印尼已有11家燕窝出口企业被中方暂停出口许可。斯里扬托承认中方的规定出于食品安全考量,但强调其以普遍化标准形式实施,且未获印尼政府同意。

为应对危机,印尼国家检疫局已迅速行动。在短期措施方面,该局已完成对9家燕窝加工企业的食品安全调查审计,并分三批于6月20日、7月11日及9月17日将结果提交中国海关总署,目前仍有2家企业处于审计过程中。

同时,印尼方面强化了出口前检验,要求所有输华燕窝产品必须采用与中国标准GB 5009.268-2016一致的ICP-MS方法进行铝含量检测。针对铝污染主要来源,检疫局制定了特别操作规程,重点去除燕窝中与墙面附着的“脚部”部分,并要求出口商对原料进行前置筛查与质量控管。

着眼长远解决方案,印尼国家检疫局正系统研究不同生态条件下燕窝的自然铝含量特征。斯里扬托透露,目前已采集907个样本并完成其中880个的检测,研究成果将为未来中印双边磋商、共同制定科学合理的铝含量标准提供关键技术依据。

面对对华燕窝出口价格持续走低与合规成本上升的双重压力,印尼政府亦致力于推动市场多元化。检疫局鼓励企业开拓美国、澳大利亚、越南、马来西亚及中国香港等新市场。

斯里扬托最后强调,印尼政府将协同相关部门,依据普拉博沃总统的优先议程,推进燕窝产业下游化发展,通过提升产品附加值增强产业韧性,实现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