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中国 — 印尼校企合作峰会在雅加达举行,共探 “U+U+B” 产教融合新模式

 ​
雅加达讯 10 月 15 日,由印尼高等教育和科技部主办,印尼江西总商会、印尼浙江总商会、印尼安徽商会、印尼山东总商会、印尼河南商会、印尼广东省总商会、印尼湖南总商会及印尼山西商会联合协办,学而时行教育(Go Study)与印尼生活指南(Indolife)共同承办的 “2025 中国 — 印尼校企合作峰会”,在印度尼西亚雅加达隆重开幕。来自印尼全国九大岛屿的百余所高校代表,以及三十余家中资企业代表齐聚一堂,围绕中印尼教育与产业协同发展、人才培养创新等核心议题展开深入交流,为两国校企合作搭建起高效对接平台。
开幕式上,印尼高等教育和科技部副部长 Stella 博士、科学技术总司司长 Ahmad Najib Burhani 博士、印尼江西总商会执行会长吴冠驹等嘉宾先后致辞,为峰会奠定 “深度协作、互利共赢” 的基调。其中,Stella 博士在主题演讲中重点介绍了印尼职业教育体系的现状与最新发展方向。她明确表示,印尼正积极推动职业教育与产业政策深度结合,计划借鉴中国在产教融合领域的成熟经验,探索以 “University + University + Business” 为核心的 “U+U+B” 合作模式,打破高校人才培养与企业实际需求之间的壁垒。
“我们将积极推进中印尼职业认证体系互认,让印尼学生获得被中国企业认可的资格证书,这不仅能为他们在印尼中资企业就业创造更多机会,也能帮助中资企业更高效地吸纳本地优质人才。”Stella 博士在会后接受本公众号采访时进一步补充道,她高度肯定中国企业在印尼人才培养中的作用,“我们非常支持中国企业直接招聘印尼人才,也希望他们能将自身的人才需求直接融入大学课程体系,中国在产教融合方面的经验值得印尼学习和借鉴。”
印尼江西总商会执行会长吴冠驹则在致辞中结合实际案例,阐述了中印尼校企合作的迫切性与可行性。他指出,近年来,随着中资企业在印尼落地数量持续增加,不仅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也催生了对 “本土化、专业化” 人才的大量需求;与此同时,印尼高校正积极寻求与产业对接的突破口,双方合作潜力巨大。吴冠驹还现场介绍了印尼江西总商会近年来在推动中印尼教育合作方面的多项成果,包括校企实习基地建设、人才联合培养项目等,为峰会后续合作提供了实践参考。
本次峰会还迎来一项重要成果:在印尼教育部的见证下,东南亚青年可持续发展基金会(PASITA)正式发布 “中国 — 东盟产教融合‘芯’计划”,该计划将聚焦区域教育资源整合与青年人才培养,进一步推动中国与东盟国家在产教融合领域的长期合作,助力区域可持续发展。
峰会期间,主会场与分会场活动同步开展,形成 “双向发力” 的交流格局。主会场重点举办 “企业与高校一对一洽谈” 活动,200 余位高校代表与企业负责人围绕人才定向招聘、学生实习合作、专业课程共建、科研项目联合开发等议题展开精准对接,现场达成多项合作意向;分会场则同步举行 “中国 — 印尼科技交流分享会”,多家中资企业与印尼高校代表分别分享了在智能制造、新能源、数字经济等领域的产教融合实践经验,为参会者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合作范本。
业内人士表示,此次 “2025 中国 — 印尼校企合作峰会” 的举办,不仅为两国高校与企业搭建了直接对话的桥梁,更标志着中印尼产教融合合作进入 “精准对接、体系化推进” 的新阶段。随着 “U+U+B” 模式探索、职业认证互认等举措的逐步落地,预计将进一步促进两国教育资源与产业需求的深度匹配,为中资企业在印尼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同时助力印尼培养更多适应产业升级的专业人才,实现 “教育赋能产业、产业反哺教育” 的双赢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