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綜合記者李昌鴻、毛麗娟及新華社報道:面對美國進一步圍堵中國半導體產業發展,中國芯片企業不斷研發新技術、新產品,突破壁壘競速前行。15日在深圳揭幕的「2025灣區半導體產業生態博覽會」(下稱「灣芯展」)上,不少國內知名半導體企業帶來最新產品亮相。超高速實時示波器發布,新一代電子工程EDA設計軟件產品亮相,……一系列新技術、新產品持續迸發新氣象,中國製造的韌性與活力躍然眼前。
本屆展會展覽面積超6萬平方米,匯聚了600餘家參展企業,引進國際光刻大會、芯片學術大會等多個高端論壇,為創新企業提供了與國際接軌的展示平台。
作為目前中國半導體設備領域「人氣王」,深圳企業新凱來攜旗下兩個子公司萬里眼和啟雲方亮相。深圳市萬里眼技術有限公司現場發布自主研發的新一代超高速實時示波器,帶寬突破90GHz,性能大幅提升500%,性能目前全國第一、全球第二,實現了多代產品的跨越,將帶寬、採樣率和性能拉到了極致,標誌着全球電子通信產業迎來超高速信號「中國標尺」。

解決西方高端儀器管制難題
「示波器是科技與產業上游的關鍵裝備,廣泛應用於產品科學研究、開發測試和生產製造,它將肉眼看不到的電信號變換成看得見的圖像,是工程師和科學家的『眼睛』『標尺』。」深圳市萬里眼技術有限公司CEO劉桑說,「從產業發展需求看,示波器的技術需要領先現有產品一代甚至多代,才能支撐中國的技術突破與產業升級。以112G高速接口芯片參數調優為例,使用傳統儀器通常需耗時1到2周,而我們僅需10分鐘即可完成,效率提升超百倍。可以說,我們的存在就是要解決西方高端電子測量儀器管制難題。」
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崔孝海表示,超高速實時示波器的創新突圍,有利進一步推廣「中國標準」,在半導體、6G通信、光通信、智能駕駛等領域前景廣闊。

「過去,這把『尺子』同樣由美國是德、泰克等幾家西方廠商壟斷,國內廠商的產品在帶寬指標上存在巨大差距。國內示波器的最高帶寬普遍在8GHz至18GHz之間,而國際領先水平已達110GHz。」萬里眼技術有限公司示波器產品線總監崔天宇介紹,高端示波器就是檢驗芯片性能的、精度極高的「尺子」,尤其是在6G通信、高速數據傳輸等前沿領域,沒有足夠精密的「尺子」,芯片研發得好與不好,根本無從談起。
EDA助硬件開發周期縮短40%
啟雲方則發布了兩款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國產電子工程EDA(原理圖和PCB)設計軟件,在電子電路設計重要指標方面達到業界一流水平,產品性能較行業標杆提升30%,助力企業產品硬件開發周期可以縮短40%。「比如我們新發布的原理圖設計軟件,可以支持100人同時在線並行設計。我們新發布的PCB設計軟件,可以支持20人同時在線並行協同設計,部分高頻操作性能超越一些行業產品,幫助客戶設計周期縮短40%,一版成功率提升30%。」武漢啟雲方科技有限公司電子工程EDA BU總裁袁夷說。

深圳雲天勵飛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展出了多款自研芯片、配套模組與加速卡等。「我們自研的『算力積木』架構,使芯片能夠像搭積木一樣靈活組合、按需擴展,攜手生態夥伴推動智能計算的普惠化,助力形成更高效的AI算力。」雲天勵飛品牌運營中心總經理胡思幸說。
專家:減對外依賴保供應鏈安全
內地知名財經專家李大霄認為,降低對外依賴至關重要。以美方為代表的西方國家對中國半導體實施限制,甚至涉及長臂管轄,這極大地影響了中國的供應鏈安全。其影響遠不止於價格,西方國家未來將以停止供應作為談判籌碼或制約威脅手段。在此背景下,如何降低對外依賴成為保障供應鏈安全的重要課題。這不僅關係到半導體產業本身,還涉及人工智能(AI)等一系列領域的發展。
他認為,中國對稀土進行管制和追溯,實施出口許可制度,是基於全球安全考量。同樣,面對卡脖子技術,中國加大了研究投入,打破技術壟斷,在芯片領域和AI領域實現自主發展的可能。未來,中國很有可能在歐美完善稀土等關鍵資源類技術之前,逐漸突破自身一些卡脖子技術,雙方都有望在各自的短板領域取得進展。
前海開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表示,中國半導體企業在高端芯片方面有望實現突破,這將打破美國對中國的技術封鎖,實現自主可控和國產替代,這也是未來中國與美國談判的底氣所在。
(來源:香港文匯報A07:要聞 2025/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