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138届广交会期间,印尼长友集团采购总监朱志伟几乎每天不停地与各个供应商进行洽谈。作为印尼最大零售商之一,长友集团自1995年以来连续参加广交会,朱志伟本人也从2005年开始就参与广交会。在接受羊城晚报记者专访时,朱志伟表示,广交会对该集团的供应链非常重要。
“超过90%产品从中国进口,广东是重要枢纽”
印尼长友集团是当地领先的进口商以及零售企业,拥有70年历史,旗下门店约500家,月均进口量达3000个集装箱。朱志伟透露,集团进口商品中超过90%来自中国,而广东在家居用品、家电、家具等品类中占据重要地位。
“广东的供应链优势非常明显,”朱志伟说,“无论是价格、品质还是创新速度,都非常契合印尼市场的需求。”他举例说,广交会作为全球最大的贸易平台之一,为集团提供了“一站式”对接供应商的机会,也成为维系与中国合作伙伴关系的重要纽带。
回顾参会经历,朱志伟感慨广交会展馆与广州城市的变迁:“早年广交会只有一个展馆,如今规模不断扩大,交通、服务也越来越便捷。”

为中企出海献策:本土化布局实现双赢
近年来,全球贸易秩序面临挑战。长友集团尝试与中国工厂建立合资企业,在印尼建设生产基地。“中方提供制造的技术和工厂的运营,同时在印尼本地进行部分设计工作。”朱志伟认为,这种模式既能利用印尼的劳动力优势,又能借助中国的制造经验,更快响应印尼本土市场需求。
他特别指出,劳动密集型产业如纺织、鞋包等,非常适合此类合作。“印尼有2.8亿人口,市场潜力大。双方合作,可以打造更贴合当地需求的产品。”
对于希望进入印尼市场的中国品牌,朱志伟建议:“一定要深入本地市场,最好派驻市场、设计等核心团队长期驻扎。只有真正理解当地消费习惯,才能做出适销对路的产品。”
随着中国与印尼经贸关系日益紧密,朱志伟对未来充满信心。“两国关系友好、文化交流频繁,为两国的经贸合作以及两国企业的发展带来了更多的机会。”
文|曾潇
视频|曾潇 温泽广 戚美青
图|长友集团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