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计划 2026 年启动煤炭气化制 DME 项目 技术合作方锁定中国或欧洲

 ​
近日,印尼能源与矿产资源部部长巴利尔・拉哈达利亚对外透露,我国煤炭气化为二甲醚(DME)项目计划于 2026 年正式启动,项目技术合作方将在欧洲或中国之间择定。这一关乎印尼能源供给结构优化的重要消息,于 10 月 24 日通过印尼媒体向外界发布,引发行业广泛关注。
据巴利尔部长介绍,此次推进的煤炭深加工项目,并非孤立布局,而是印尼能源下游化提速工作组重点推动的 18 个重点项目之一,在该国能源战略中占据关键地位。目前,该项目已顺利完成概念设计与预可行性研究两大核心阶段,进入关键推进期。巴利尔进一步透露,专业咨询团队正依据前期研究成果,开展最终方案论证工作,为项目后续落地奠定坚实基础。
从现实需求来看,该项目的推进有着迫切的必要性。数据显示,当前印尼国内液化石油气(LPG)需求旺盛,年需求量达 850 万吨,但本土产能却存在显著缺口,仅能满足 130 万吨,剩余近 700 万吨需依赖进口,能源对外依存度较高。
“我国天然气以 C1、C2 组分为主,而生产 LPG 需要的是 C3、C4 组分,这一客观条件限制了我们建立本土 LPG 产业的可能性。” 巴利尔部长针对印尼能源结构痛点解释道。正是基于这一现实困境,印尼政府将目光投向煤炭深加工领域,着力推动煤炭向二甲醚转化,旨在将二甲醚打造为 LPG 的本土替代能源,破解 LPG 进口依赖难题,提升能源自主供应能力。
值得关注的是,该项目不仅具备重要的战略意义,更展现出可观的经济效益前景。巴利尔部长特别强调:“利用低热值煤炭生产的二甲醚,在价格上较进口 LPG 具有明显优势。” 这意味着,项目落地后,印尼在实现能源供应自主化的同时,还能借助成本优势获得良好的经济回报,为国内相关产业发展注入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