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2021 年 12 月 29 日,在西爪哇省因德拉马尤县的一处传统市场内,一名店主正在整理待售的鸡蛋。(安塔拉通讯社图片 / 德赫斯・安加拉 /wsj 摄)
雅加达(安塔拉通讯社)—— 印尼内政部长穆罕默德・Tito・卡尔纳维安已要求,若地方通胀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各地区政府需立即采取行动。
他于周一在西爪哇省苏梅当县召开的通胀调控协调会议上表示,控制大宗商品价格对于维护经济稳定、保障民众购买力至关重要。
印尼中央统计局(BPS)数据显示,9 月全国同比通胀率为 2.65%。卡尔纳维安指出,尽管这一水平仍在可控范围内,但部分地区的通胀率已超过全国平均水平。
他表示:“对于通胀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地区,必须予以特别关注;而对于通胀率过低的地区,同样需密切监测。”
印尼政府设定的通胀目标区间为 2.5%±1%,该区间被认为是平衡消费者与生产者利益的理想范围。
然而,卡尔纳维安指出,在许多地区,数类食品大宗商品的价格仍呈上涨趋势。
例如,已有 235 个县(市)的红辣椒价格上涨,229 个地区的鸡蛋价格上涨,190 个地区的肉鸡价格上涨。
尽管大米价格目前相对稳定,但他强调仍需保持警惕,以防出现大范围涨价。
卡尔纳维安要求各地方政府立即分析本地通胀趋势。
他说:“若通胀率偏高,需与经销商、行业协会、商会等相关方召开内部协调会议。”
他解释道,当地方通胀率上升时,需重点审查两个核心方面:供应充足性与流通环节。
若商品供应充足但价格仍居高不下,地方政府应调查是否存在囤积居奇行为 —— 他表示此类行为不可接受,且已构成刑事犯罪。
他强调:“盈利无可厚非,但蓄意囤积商品、待涨价后再抛售的行为绝不可取。”
若通胀由供应短缺引发,地方政府应与商品盈余地区开展合作。
地方政府还可动用应急预算,为生活必需品的运输成本提供补贴,以维持市场价格的可负担性。
此外,地方政府可推广社区种植项目,聚焦易于种植的大宗商品。
目前已有多个城市采取创新举措加强粮食安全。例如,望加锡市推广了水培种植系统,泗水市则对闲置土地进行优化利用,用于农作物种植。
卡尔纳维安补充称,若地方层面的举措不足以遏制通胀,中央政府将通过贸易部、农业部、国家粮食局(Bulog)与国家食品局(Bapanas)的协同配合介入调控。
预计中央与地方政府的协同发力,将有助于维持物价稳定、保障流通顺畅,并保护民众免受过度物价波动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