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尼西亚测试中韩技术,以二甲醚替代液化石油气

印尼测试中国和韩国技术,以二甲醚取代液化石油气印尼能源与矿产资源部部长巴利勒・拉哈达利亚(安塔拉通讯社 / 普图・因达・萨维特里 摄)

雅加达(安塔拉通讯社)电 —— 印度尼西亚目前正测试两项煤炭气化技术,用于生产二甲醚(DME):其中一项技术来自中国,另一项由韩国与欧洲合作伙伴联合研发。
印尼能源与矿产资源部部长巴利勒・拉哈达利亚(Bahlil Lahadalia)于周二在雅加达表示,这些技术的试验结果将决定印尼最终采用哪一项技术。
“我们目前正在对这些技术进行可行性研究(FS),不过当前主要有两个选择:一个来自中国,另一个是韩国与欧洲技术的结合方案。” 他说道。
关于国内基础设施是否已为支持二甲醚相关政策做好准备,拉哈达利亚表示不存在障碍。
他补充称,作为生产原料的煤炭供应也不存在问题,因为生产二甲醚所需的是低热值煤炭。
“我们拥有丰富的煤炭储量,而且相关技术的效率已大幅提升。因此,(发展二甲醚产业)前景会好得多。” 他指出。
拉哈达利亚表示,这项将煤炭下游加工为二甲醚的项目,是 “下游产业与国家能源韧性加速推进工作组” 已完成概念设计及预可行性研究的 18 个项目之一。
根据印尼能源与矿产资源部(ESDM)官方网站信息,二甲醚(DME)与液化石油气(LPG)的化学及物理特性相似,这意味着二甲醚可利用现有的液化石油气基础设施,例如气瓶、储存设施以及当前的装卸运输系统。
将煤炭下游加工转化为二甲醚,旨在减少印尼的液化石油气进口量。目前印尼液化石油气进口量约为 691 万公吨(接近 700 万吨)。
印尼国内液化石油气需求量约为 800 万至 900 万公吨,但国内仅能供应 197 万公吨。
据预测,印尼国内对二甲醚的年需求量将达到 1100 万吨,这为有意引入高效、可持续技术的投资者创造了巨大的市场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