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姜有特殊的辛辣味和香氣,在制作潮汕鹵鵝時,放入南姜不僅能去掉鵝肉的膻味,還能提鮮。」走進廣東省粵東技師學院的廚房課堂,潮菜烹饪技藝非遺傳承人鐘成泉正仔細講解潮汕鹵鵝的制作過程。在他的身邊,一大早就圍滿了慕名而來的學生。
這是廣東省粵東技師學院一堂潮菜烹饪課,但與平時不同,聽課者非該校學生,而是來自12個國家的海外餐飲僑胞,其中不乏「00後」華裔新生代。

潮菜烹饪技藝非遺傳承人鐘成泉(中)現場授課。楊立軒 攝
近日,由汕頭市僑務局、汕頭市歸國華僑聯合會、廣東省粵東技師學院主辦的「至味汕頭 傳承四海」潮菜名師海外僑胞培訓班開班,首次面向海外餐飲行業僑胞開展。廣東省粵東技師學院黨委副書記、院長黃海京在開班儀式上表示,培訓班既要還原「記憶中的味道」,也要探索「新時代的表達」,希望以「潮菜出海」為路徑,推動潮菜文化和潮菜技藝走向世界。
幹炸蝦棗、潮汕鹵鵝、非遺紅桃粿、護國菜、四老月餅……在培訓班的課堂上,一道道經典的潮菜色香味俱全,不僅讓海外餐飲僑胞體驗到家鄉的味道,更讓他們感受了一場跨越國界的美食對話。

12個國家的海外餐飲僑胞回鄉學習潮菜。楊立軒 攝
在澳大利亞經營中餐廳的韓兵專門前來學習潮菜。他說,潮菜給他「家的味道」,希望通過專業培訓學到更正宗、更地道的潮菜,并帶回澳大利亞讓更多的人品嘗,進而了解潮汕美食文化。
比利時布魯塞爾Mekebap餐廳副經理陳琛表示,此次培訓班學員們來自世界不同角落,但都被同一種「家鄉味」召喚歸來,希望接下來能在汕頭學會烹饪潮菜,并帶回比利時弘揚發展。
「培訓班為我們搭建了學習潮菜技藝與文化的美好橋樑,9天的學習不是結束,而是我們傳承與弘揚潮汕美食文化的新起點。」在結業典禮上,新加坡中廚協會會務顧問胡雅琍深有感觸。

在結業典禮上,海外餐飲僑胞展示學習成果。謝嘉龍 攝
汕頭是全國著名僑鄉,「僑」是汕頭最大的資源和優勢,僑鄉打開交流大門,既是時代要求,也是現實所需。面對新生代僑胞,傳統文化需要找到現代表達;面對全球化語境,地方文化需要找到世界語言。
汕頭市委統戰部副部長洪悅浩在潮菜名師海外僑胞培訓班上說,汕頭的底色是「僑」,味道是「潮」,當海外僑胞學成後在異國他鄉烹饪出一道道精緻潮菜時,他們不僅是餐飲從業者,更是潮汕文化的講述者、中國故事的傳播者。
策劃:廖奕文
統籌/文字/腳本:楊立軒
拍攝:謝嘉龍 吳宏彬 楊立軒
剪輯:吳宏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