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多部门代表团访问天津经开区 共探园区低碳转型与企业出海合作

中国天津讯 近日,印度尼西亚工业部、投资部、能源与矿产资源部、国家智库及工业协会代表组成的代表团一行,专程到访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简称 “天津经开区”),围绕产业园区低碳转型实践经验、助力中国企业出海印尼等核心议题开展深度国际交流。天津经开区党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马建军等领导出席交流活动,为双方合作搭建沟通桥梁。
作为中国首批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天津经开区历经四十余年深耕发展,已成长为中国经济规模最大、外向型程度最高、综合投资环境最优的国家级开发区之一,在产业培育、园区建设、对外开放等领域积累了丰富经验。尤其在绿色低碳发展领域,天津经开区始终走在国家级产业园区前列,成功探索出一条具有 “泰达特色” 的综合产业园区绿色低碳发展路径。目前,天津经开区正积极推进国家碳达峰试点园区建设,并着手谋划零碳园区布局,其在能源结构优化、污染治理、绿色产业培育等方面的实践,为国内外产业园区转型提供了重要参考样本。
此次印尼代表团来访,背后承载着印尼推动本国工业园区绿色发展的迫切需求。当前,印尼正积极实施工业 4.0 计划,明确提出 2060 年净零排放愿景,并大力推进循环经济倡议。2024 年以来,印尼已开放 24 个经济特区,建成上百个综合类工业园区,如何在园区发展中融入绿色低碳理念、实现生态与经济协同发展,成为印尼政府部门重点关注的议题。代表团负责人表示,此次到访的核心目的,就是学习天津经开区在绿色低碳转型方面的成熟实践经验,为印尼工业园区绿色化改造提供可借鉴的方案,并希望将这些经验推广至整个东南亚地区,助力区域绿色发展。
交流活动中,马建军向印尼代表团详细介绍了天津经开区从一片盐碱荒滩起步,逐步建成现代化产业新城的发展历程,系统分享了四十年来在工业园区规划、产业集聚、基础设施建设、营商环境优化等方面的经验做法。双方聚焦园区绿色低碳转型的关键环节,如清洁能源应用、节能减排技术推广、碳管理体系构建等,以及天津经开区为企业出海提供的服务支持体系展开深度对话,就潜在合作方向交换意见。
为让代表团更直观感受天津经开区的绿色发展成果,活动期间还安排了实地考察环节。代表团一行先后参观了泰达展示交流中心、第一污水处理厂、热源二厂及泰达双碳展厅,通过现场观摩污水处理技术、热源供应节能模式、双碳目标推进路径等,深入了解天津经开区在环境治理、能源高效利用、低碳发展规划等方面的具体实践。
对于此次交流成果,印尼代表团给予高度评价,明确表示 “收获巨大”。代表团成员指出,天津经开区(泰达)在园区绿色低碳发展领域的成功经验,具有极强的实用性和可复制性,对推动印尼工业园区绿色转型具有重要借鉴意义。同时,代表团也向天津经开区发出合作邀约,希望泰达辖区内的企业能将先进的绿色低碳技术引入印尼,参与当地工业园区建设与改造,并吸引更多中国优质企业赴印尼投资,共同挖掘绿色经济领域的合作潜力,实现互利共赢。
此次印尼多部门代表团访问天津经开区,不仅为双方搭建了产业园区发展经验共享的平台,更为中印尼在绿色低碳领域的合作开辟了新空间。随着双方交流的深入,未来有望在技术输出、项目合作、企业出海等方面形成更多实质性成果,为推动 “一带一路” 绿色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