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电子产业遇中国竞争压力 秘书长呼吁政府介入破局

 近日,印尼电子产业发展现状引发关注。印尼电子企业联合会(Gabel)秘书长丹尼尔・苏哈迪曼在国会能源与工业委员会(Komisi VII)听证会上明确表示,受中国电子制造业规模经济与成本效率的双重冲击,印尼本土电子企业正面临严峻竞争压力,若缺乏政府干预,本地企业难以实现追赶,此言论引发对印尼电子产业发展前景的广泛讨论。
这场听证会于 2025 年 11 月 12 日在众议院大楼举行,丹尼尔・苏哈迪曼在会上直言:“若没有政府的介入,我必须强调,我们无法与中国竞争。中国的规模经济已经远远超过印尼。” 他指出,中印尼两国在电子产业产能规模上存在巨大差距,这直接导致印尼企业在产品价格与生产效率两大核心竞争力上处于明显劣势,难以在市场中与中国产品抗衡。
为直观展现差距,丹尼尔以空调产业为例进行详细说明。数据显示,中国空调市场年需求量超过 3000 万台,而印尼市场年需求量仅约 230 万至 250 万台,二者需求规模相差十余倍。在关键零部件压缩机的生产上,差距更为悬殊 —— 中国压缩机年产量高达 1 亿台,这样的产能规模完全超出了印尼企业的可匹敌范围。“这种规模差距使得我们无法在成本上竞争,” 丹尼尔强调,产能不足导致印尼企业难以摊薄生产成本,进而在产品定价上失去市场竞争力。
除产能规模外,税收政策也成为影响两国电子产品价格的重要因素。丹尼尔透露:“据我们了解,中国有大约 13% 的出口退税,并直接体现在产品价格上。若同等质量的产品在中国和印尼分别生产,最终价格差距可能达到 25%。” 在规模经济带来的成本优势与出口退税的双重加持下,中国电子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形成天然价格壁垒,这也成为印尼电子产业长期难以突破的主要挑战之一。
不过,丹尼尔也指出,印尼电子产业并非毫无竞争力。在东南亚区域范围内,印尼仍具备一定优势:“如果与其他东盟国家做横向比较,我们其实并不弱。越南、马来西亚的生产能力也未必能在所有产品线上优于我们。” 但他同时强调,这种区域内的优势尚不足以支撑印尼电子产业在全球市场中与中国展开直接竞争,要实现产业突破,仍需外部力量介入。
目前,印尼电子企业联合会已通过听证会向政府传递产业诉求,呼吁出台针对性扶持政策,如加大产业补贴、完善供应链建设、优化税收优惠等,帮助本土企业缩小与中国制造业的差距。关于政府是否会出台相关干预措施,以及印尼电子产业后续发展动态,仍有待进一步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