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邦加勿里洞省邦卡兰巴鲁讯 11 月 18 日(星期二),印度尼西亚迎来孔教教育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 印尼国家孔教高等学院(Sekolah Tinggi Agama Khonghuzu Negeri, SETIAKIN)在邦加勿里洞省邦卡兰巴鲁正式启用。宗教部长纳萨鲁丁(Nasaruddin Umar)亲自主持揭幕仪式,强调这所印尼第一所国立孔教高等院校的成立,标志着印尼孔教教育迈入专业化、系统化发展的新阶段。
据 detikNews 报道,纳萨鲁丁在启用仪式致辞中,特别引用 “求学要到中国去” 的古语,传递出对学院发展的殷切期望。他表示,印尼国家孔教高等学院的启用绝非偶然,而是印尼尊重多元宗教文化、推动孔教教育规范化发展的必然结果,“希望学生们能深入挖掘并传承来自中国的知识与智慧,将其与印尼本土发展需求相结合,为国家进步注入新动力”。
在谈及宗教间和谐发展议题时,纳萨鲁丁坦言当前社会在促进不同宗教群体凝聚力方面仍面临挑战。他明确指出,这所高等学院需承担起特殊使命,主动参与到宗教和谐建设中,以教育为桥梁,化解宗教间认知差异,让和谐理念融入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们的挑战是如何让不同宗教之间的社会凝聚力得以良好实现,而教育正是破解这一难题的关键钥匙。” 他在声明中强调。
针对学院的教育核心方向,纳萨鲁丁提出明确要求:学院学术群体必须深度内化孔教教义中的 “仁”“礼”“八德” 三项核心内容。他详细阐释,“仁” 是孔教伦理的基石,要求学生学会用宗教语言守护人性尊严、保护生态环境,并始终秉持对父母的尊敬之心;“礼” 则涵盖行为规范、伦理准则与宗教仪式秩序,明确禁止学生听、看、说、做违背道德的事情;“八德” 作为具体的道德实践指南,包括孝、谦、忠、信、礼、义、廉、耻八项价值,“这些价值必须成为每一种社会关系中的行为准则,贯穿于学习、生活与未来工作的全过程”。
宗教部秘书处孔教指导与教育中心主任努鲁丁(Nurudin)在仪式上补充说明,印尼国家孔教高等学院的成立,是印尼宗教教育公平发展的重要体现。“长期以来,孔教信徒对正规国立孔教高等教育机构有着迫切需求,这所学院的启用,正是对这一需求的积极回应,让孔教教育与其他宗教教育在国立教育体系中享有同等发展机会。”
据悉,学院已通过全国公开选拔完成第一批学生招募工作,初期将重点开设两大优势专业 —— 孔教传播与广播专业、孔教宗教教育专业。前者旨在培养具备孔教文化传播能力、擅长运用现代媒体技术推广孔教正能量的专业人才;后者则聚焦孔教宗教教育领域,为印尼各地孔教学校输送高素质师资,推动孔教教育在基层的普及与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