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聚焦电动三轮车动力电池应用,中印尼企业携手布局新能源赛道
中国江苏讯 11 月 18 日,苏门答腊钢铁集团(PT Growth Sumatra Industry,简称 GSG,又称苏钢集团)总裁 Peter Suhendra 一行莅临航天锂电科技(江苏)有限公司考察交流。双方围绕印尼电动三轮车市场 “油改电” 转型机遇、小动力电池场景化应用等核心议题展开深度磋商,为中印尼新能源产业务实合作奠定基础。航天锂电副董事长朱金玲、总经理龚盼星、副总经理林伟与苏钢集团中国公司总经理张建军共同参与交流。
作为印尼本土龙头企业,苏钢集团的到访阵容凸显合作诚意。据介绍,该集团由印尼华人苏用发先生与父亲于 1969 年创立,历经半个多世纪发展已构建多元化产业生态:从建成印尼第一座炼铁高炉改写当地冶金史,到特种铸钢产品年出口创汇近 4 亿美元跻身全球三大供应商,连续五年斩获印尼政府最高荣誉 “出口业绩优秀奖”;其业务版图更延伸至生物质发电、食品生产等领域,其中生物质发电为印尼新能源发展开创全新模式,糖果厂日产量达 100 吨稳居亚洲第二位,在印尼经济版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考察期间,在航天锂电高管团队陪同下,苏钢集团一行实地走访了公司展厅与智能化生产线,重点调研锂电池研发实验室、电芯封装车间及质量检测中心,详细询问航天锂电在高倍率放电、耐高温性能、循环寿命等核心技术指标,以及产能规划与全球化供应能力。据航天锂电总经理龚盼星介绍,公司针对东南亚市场开发的小动力电池产品,已通过热带气候环境适应性测试,在 45℃高温工况下循环寿命可达 1200 次以上,适配电动三轮车日均 100 公里以上的续航需求。
座谈环节中,双方聚焦印尼电动三轮车市场的 “油改电” 机遇展开深入探讨。数据显示,印尼作为东南亚最大经济体,拥有 1.33 亿辆注册摩托车,城市化加速带来的交通拥堵与空气污染问题日益突出,而电动三轮车因灵活便捷、运营成本仅为燃油车的 1/3,成为短途出行与货物运输的优选方案,更被纳入印尼 “油改电” 战略核心发力点。印尼政府明确提出 2025 年将 20% 的燃油两轮车转换为电动车的目标,为动力电池及配套产业带来广阔市场空间。
“苏钢集团深耕印尼市场半个多世纪,不仅拥有覆盖全国的产业网络,更积累了丰富的政策对接与本地化运营经验。”Peter Suhendra 表示,集团正积极响应印尼新能源战略,计划依托现有生物质发电业务构建 “发电 – 储能 – 应用” 闭环,而电动三轮车作为民生刚需载体,是切入新能源市场的理想入口。他高度认可航天锂电的技术实力,提出希望在动力电池供应、本地化组装及回收体系建设等方面开展全方位合作。
航天锂电副董事长朱金玲回应称,印尼不仅是新能源市场的潜力股,更是全球重要的镍资源产地,为动力电池产业发展提供天然优势。公司已组建东南亚市场专项团队,可根据苏钢集团需求定制电池 pack 方案,并配合其开展本地化认证与渠道布局。双方初步达成共识,将先以雅加达、棉兰等核心城市为试点,联合开展电动三轮车 “油改电” 示范项目,后续逐步向全国推广。
此次苏钢集团与航天锂电的深度对接,正是中印尼企业把握新能源转型机遇的缩影。随着东南亚 “油改电” 浪潮加速推进,中国在动力电池领域的技术积累与印尼本土企业的市场优势形成精准互补,为区域绿色交通发展注入新动能。双方均表示,将尽快组建专项工作组细化合作方案,推动合作项目年内落地见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