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 月 20 日,由中国工程师联合体与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联合主办、印尼莫罗瓦利园区协办的 “2025 印尼工程师能力提升研修活动” 在印尼顺利闭幕。此次研修历时四天,吸引 47 名中、印尼一线工程师参与,规模较去年显著扩大,为两国工程技术领域的交流合作搭建了坚实桥梁,也为印尼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人才动力。
据了解,本次研修活动的课程设置紧密围绕印尼产业发展实际需求,以 “项目管理与团队协作”“绿色钢铁与可持续发展”“数智化赋能” 为三大核心主题,采用 “理论授课 + 案例分析 + 实践研讨” 的多元化形式,实现理论指导与实践应用的深度结合。课程中,来自中国工程师联合体的行业专家与清华大学的资深教授,结合中印尼合作项目的实践经验,针对印尼钢铁产业升级、工程建设项目管理优化、数字技术在工业领域的应用等关键议题展开详细讲解,既有前沿技术理念的分享,也有可落地的实操方法指导。
在四天的系统学习中,47 名中、印尼学员围绕核心课程内容深入研讨、互动交流。印尼学员代表表示,研修内容精准对接了当地产业发展痛点,尤其是 “绿色钢铁与可持续发展” 模块,为印尼钢铁企业降低能耗、减少污染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技术路径;中国学员则认为,与印尼同行的交流让他们更深入了解当地工程建设标准与产业需求,为未来中印尼合作项目的推进奠定了良好基础。不少学员在结业交流中提到,通过本次研修不仅提升了专业能力,更建立了跨国家、跨领域的工程师交流网络,为后续技术协作创造了条件。
作为协办方,印尼莫罗瓦利园区相关负责人在闭幕式上强调,园区将以此次研修活动为契机,进一步深化与中国工程师联合体及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的协作。未来三方将重点推进三大工作:一是联合建立印尼本地化工程师培训体系,结合园区及周边产业需求定制长期培训计划;二是搭建中印尼工程技术交流机制,定期组织技术研讨、项目观摩等活动;三是打造青年工程师成长平台,通过导师结对、项目实践等方式,助力两国青年工程技术人才快速成长。
中国工程师联合体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研修活动是落实中印尼科技与产业合作共识的具体举措。后续将继续联合国内优质教育与科研资源,针对印尼及其他 “一带一路” 沿线国家的产业需求,开展更多精准化、专业化的工程师能力提升项目,以人才交流推动技术共享,以技术合作促进产业共赢,为共建 “一带一路” 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