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日报讯 11 月 26 日,记者从广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的新闻发布会获悉,作为广东省保留的唯一一项省部级论坛活动,2025 大湾区科学论坛将于 12 月 6 日至 8 日在粤港澳三地同步举办,目前各项筹备工作正稳步推进,已确认 50 余位重要科学家出席,其中两院院士 39 人、海外学术机构院士 16 人。
本场新闻发布会由广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副主任邓鸿主持。邓鸿在发布会上介绍,大湾区科学论坛已成功举办三届,2025 年论坛由广东省人民政府、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共同主办,相关分论坛和特色活动将在粤港澳三地同步开展,进一步强化区域协同创新氛围。
广东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郭亦乐在发布会上详细解读了本届论坛的核心安排。他表示,论坛以 “智创湾区 产研共融” 为主题,整体架构包含开幕式、主论坛、分论坛及特色活动四大板块。其中,开幕式和主论坛定于 12 月 7 日上午在广州南沙国际会展中心主会场召开;同时,香港、澳门、广州、深圳、阳江、惠州等地将同步举办多场分论坛与特色活动,所有活动均聚焦关键性、前沿性、颠覆性技术驱动新兴产业与未来产业发展等核心话题,为产学研用协同发展搭建交流平台。
在论坛筹备进展方面,郭亦乐提到,主办单位始终以高端化、精品化、开放化为办会目标,目前已完成核心嘉宾邀约、场地布置、议程细化等关键工作。从嘉宾阵容来看,除 50 余位重要科学家外,还将有产业界、学术界、金融界代表参与,共同推动科技与产业深度融合。
发布会上,郭亦乐进一步阐述了本届论坛的三大突出特点。其一,突出前瞻性科技创新引领。论坛围绕抢占科技发展制高点,聚焦新一代人工智能、新材料、脑机接口及类脑智能等前沿领域,同时针对 “卡脖子” 技术难题展开探索,旨在通过科学前沿力量,为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及全球性问题解决提供支撑,巩固提升大湾区高质量发展动力源作用。
其二,突出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在产业协同层面,论坛将通过多场细分领域活动搭建桥梁:围绕绿色能源与科技创新融合,举办能源体系建设、碳中和、海洋科技等分论坛;为传统制造业提质升级与新兴产业壮大提供思路,设置人工智能、具身智能、智能系统与产业创新应用、低空经济等分论坛;关注产业科技创新人才发展,组织科技文明与共建幸福、女科学家、人才高地等分论坛,并开展 “科学有 Young” 中小学生科普活动;此外,还将开设科技金融、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数字生命与健康等分论坛,集聚产学研用各方力量,助力大湾区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
其三,突出高水平开放合作。郭亦乐强调,2025 大湾区科学论坛将延续促进高水平开放合作的理念,除继续举办 “中国科学院-广东省科技成果对接会”,为科技成果与产业需求搭建精准匹配平台外,还将创新探索举办 “全球技术经理人大会”“中韩氢能源产业科技创新与转化合作交流会” 等活动,推动科技自主创新与国际开放合作良性互动,为大湾区加快建设全球科技创新合作高地搭建重要舞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