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万人才过海峡,移民大岛上的“闯海人”|闲话海南

历史上,海南曾因孤悬海外,被历史统治者视为蛮荒瘴疠之地,长期被作为贬谪罪臣被流放之地,如宋代文学家苏东坡、唐代宰相李德裕等人。

随着时代的变迁,今日的海南摇身一变成为旅游胜地,也成为了最受欢迎的城市之一,许多岛外人在海南工作定居生活,不同民族、不同地域、南腔北调,形成了独特的多元文化。

移民大岛

海南岛历来就是一个移民大岛,岛上的居民,其先祖原籍都是来自大陆。据统计,最早来到海南的是黎族人,移民海南最多的是福建人。

海南移民可分为五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新石器时代黎族先民入岛,成为海南最早的土著居民;第二阶段是秦汉时期,临高人迁入海南北部定居;第三阶段是西汉辟郡至五代时期的中原移民,分布在海南西北和北部沿海;第四阶段是宋至明清时期,闽、粤、桂一带移民;第五阶段是新中国成立后解放海南大军和农垦大潮移民。

解放海南大军

上岛船票

这一批批移民给海南带来了经济的活力的同时,也形成了独特的文化。如今海南百万人才引进计划又成为了海南人口迁徙的一个重要阶段。

“闯海人“的由来

“走,到海南去,做特区人!”1988年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以后,大批建设特区的有识之士先后来到海南,形成了十万人才过海峡的壮观景象。“闯海人”的说法也是这一时期形成的,特指到海南岛开发建设和安家落户的大陆人。

十万人才过海峡

那时候的海南百业待兴,崭新地如同一张白纸,“闯海人”的到来也逐渐了唤醒这片土地,海南开始不断发展,产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而“闯海人”也逐渐习惯海南的气息,融入了岛民一族,在这里扎了根。

闯海人故事

“谁不爱自己的家?谁愿意浪迹天涯?

只因为走自己的路,只因为种子要发芽。

创业的一颗雄心,伴着椰子树长大。

海风阵阵吹进胸怀,流血流汗一样潇洒。

我们做饭,我们做菜,我们卖衣卖报;

我们唱歌,我们跳舞,我们亲如一家。”

——《海南梦》

一首在“闯海人”中传唱的歌曲,成为了追梦人的独家记忆。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并不是每个人来到海南都能干出一番事业的。多少人未通过人才招聘住不上人才楼宿舍和招待所,就直接睡在椰子树下,多少人漂泊数日,耗尽了千里之外带来的创业基金。

当时的海口人才招聘临时报到处

1988年,辞去高校讲师工作的王晓华从福建来到海南,尽管那时的海口就像内陆县城,但全国各地的大学生几乎挤破了这座城市。当年,他参与开设了名震一时的“大学生饭店”,在那个大学生还很稀缺的年代,大学生“放下身段”端碗刷盘子。

当年王晓华和朋友合开饭店所在位置

1998年,一家挪威公司在海南临高试验网箱养殖失败后,海南临高海丰养殖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黄达灵在一片反对声中决定闯一闯。然而事业蒸蒸日上时,2011年台风“纳沙”让公司280多口网箱遭受灭顶之灾。但是黄达灵没有屈服,而是着手改造网箱继续奋斗成功翻身。

海南临高海丰养殖发展有限公司的养殖场

32年过去,“闯海人”有过辛酸泪水,也有过笑语欢歌,最初一批的“闯海人”虽然不再年轻却依然胸怀激情,无数“闯海人”的努力,凝结成了敢闯敢试的特区精神,也让海南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随着海南自由贸易港的建设,更是让新生代“闯海人”对海南充满信心。

闲话海南

旨在讲述海南岛的“那些人那些事”,将历史风物、人物逸闻、文化习俗,以通俗易懂的方式述诸笔端,向各位展现一个更有趣、更可爱、更丰富的海南。

平台简介

海南华道和光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携手香港流动媒体公司,运营流动新闻、海外华媒头条,并整合百家世界华文媒体,涵盖报纸、APP、网站、新媒体等,以技术为基础,以内容为核心,打造面向全球华人群体的传播平台,讲述中国好故事,展现海南新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