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罕见的健美操——黎族打柴舞|闲话海南

如果你计划去海南的槟榔谷景区,一定要观赏黎族打柴舞。随着欢快的音乐旋律、明快的舞蹈动作、不断变幻的竹竿阵形,“打柴舞”这一传统经典的民族歌舞被当地黎族演员演绎得酣畅淋漓、精彩绝伦。

古老的打柴舞

打柴舞最初是黎族先人用以祭祀的跳丧舞,用来保护尸体、驱赶野兽,压惊祭祖,起源于古崖州(今海南省三亚市),是黎族古老、传之久远的舞种。

据清代《崖州志》记载:“丧葬……贫曰吃茶,富曰作八,请心以牛羊低灯鼓吹来奠……作八,心分花木,跳击杵。”“跳击杵”则指跳打柴舞。黎族先民认为生老病死乃人间常事,不需要过分悲伤和痛苦,为其舞之,一安亡灵,二慰生者,三请求死去的祖先保佑子孙平安。

舞蹈特色

打柴舞中,男子的服饰颜色主要以红与黄为主色调,女子统一穿蓝黑色圆领上衣以及带有彩色图案的筒裙。

打柴舞有一套完整的舞具和跳法,舞具由两条垫木和数对小木组成。跳舞时将两条垫木相对隔开2米左右平行摆放于地面上,垫木上架数对细木棍。

由数对持杆者双手各执握一根木杆尾端,两两相对,随着每组舞步的改变,或蹲身、或站立、或移步、或拾起,多样变化。

舞的全程中,双手上下、左右、分合、交叉拍击,让木杆与垫架、木杆与木杆间有规律的相互碰触击打,发出强烈有力的节奏声,如同“打柴”。

世界罕见的健美操

1957年,打柴舞被海南舞蹈工作者进行了改编,并进京参加少数民族文艺会演,受到了赞誉,被称为“五指山艺术之花”,后来又到罗马尼亚、日本等多个国家演出,被誉为“世界罕见的健美操”。

从此,打柴舞被搬上了舞台。经过舞台艺术加工后的打柴舞,舞具用青翠的竹竿代替了红色的红铃木柴,名称也由“打柴舞”改称为“竹竿舞”、“ 跳竹竿”等,同时,“女打柴男跳柴”的习规变成了“男女混合打柴跳柴”的形式。

打柴舞展示了黎族的自然风貌、风俗习惯、生产生活,体现了浓厚的黎族文化,是人与大自然和谐统一的体现。2006年5月20日,黎族打柴舞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闲话海南

旨在讲述海南岛的“那些人那些事”,将历史风物、人物逸闻、文化习俗,以通俗易懂的方式述诸笔端,向各位展现一个更有趣、更可爱、更丰富的海南。

平台简介

海南华道和光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携手香港流动媒体公司,运营流动新闻、海外华媒头条,并整合百家世界华文媒体,涵盖报纸、APP、网站、新媒体等,以技术为基础,以内容为核心,打造面向全球华人群体的传播平台,讲述中国好故事,展现海南新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