侨乡广东:年桔、年花、年鱼,广东人的新春好意头

食在广东,老广会吃。在中国年货江湖中,广东人仪式感满满。作为中国最讲“意头”的群体(没有之一),年桔、年花、年鱼是广东人过年必备清单:大桔(吉)大利、花开富贵、年年有鱼(余)。年货里的“好意头”是广东人冬天里怀揣的“希望”,是面对困难、迷茫时的从容不懈。

年桔:大吉大利

柑橘与南国水土最是相宜。屈原的《橘颂》有句“愿岁并谢,与长友兮”,意思是:在万物凋谢之季,愿与橘长伴为友。

在年货的水果清单中,柑橘可谓大放异彩。它是广东人的“好意头”,寓意着来年大吉(桔)大利,甜甜蜜蜜。

柑橘是广东人的好意头

有潮水的地方就有潮汕人,潮汕年俗归大桔。潮州柑是潮汕地区著名水果品种之一,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明代就有“潮果以柑为第一品,味甘而香,肉肥而核小”的记载。因比桔大,潮州柑也叫“大桔”,寓意“大吉”。

潮汕年俗归大桔。

登门拜年,“大吉”当前。新春佳节,潮汕人拜年,可以不带其他任何礼物,但要带上“大吉”(必为偶数),走亲访友,互换“大吉”,互换祝福,愿彼此“大吉大利”。但凡欢度佳节或婚娶喜庆,潮汕家庭也要准备足量的“大吉”以馈赠和回赠亲友。

潮汕人拜年,互换“大吉”

潮州柑有三个品种,包括蕉柑、碰桶柑和雪柑,其中碰桶柑最为著名,被誉为“远东柑桔之极品”。潮州柑晚熟,采摘季为每年11月份到来年4月份,有“一月甘甜、二月鲜甜、三月蜜甜”之说。

龙门是广东乃至中国的年桔主产区,被誉为“中国年桔之乡”。其橙红的鲜艳色,光滑的果皮,适中的甜酸度、适时的成熟期,成为春节期间家家户户的心头好。除夕,当地的人们会把一双双龙门年桔放在灶台、床头、柜面,寓意“大吉大利、吉到运到”。

龙门年桔

过年前后,广东人家家户户还会在门口或客厅摆放两盆年桔。与龙门年桔不同,它们是盆栽四季桔、金桔、金蛋果、朱砂桔等小型桔与柑的统称,通常用于观赏。金黄色的桔果如同“金珠”挂满枝头,寓意丰收、金银满屋。悬系些许红包,喜庆的“利是”与明亮澄黄的小橘子相辉映,煞是好看。家里顿时洋溢着红彤彤、黄橙橙的喜气。

全国近八成盆桔产自佛山陈村镇

佛山陈村镇是全国最大的年桔种植基地,全国近八成盆桔产自于此。据清代咸丰年间编撰的《顺德县志》介绍:“陈村岁载花果出售诸郡,自汉例献龙眼、荔枝,宋贡异卉,盖由来已古。”按照这一记载,陈村年桔种植,最早可追溯到宋代,已有千年历史。

年花:花开富贵

广东因花而美,年花因粤而盛。

广东没有了迎春花市,就像北方没有了庙会集市。源于花卉的文化遗产,千百年来成了广东人的集体记忆。

迎春花市是广东一种具有传统民俗特色的市墟,每年只在春节前举行,大年三十结束。花市销售各式年花货和应节产品,尤其以卖特种花品为主。“年花”不仅点缀生活,更是为了在一年之初“行大运”,讨个好彩头。

因疫情停办了两年的迎春花市,今年也重新走回大众视野。全省各地市纷纷“官宣”,迎春花市正紧锣密鼓地筹备推进。“烟火气”不断升腾,凝聚沉淀了岭南独特的花文化和年俗文化又“活”了起来。

2023越秀西湖花市主牌楼设计图越秀区花市办 供图

广东迎春花市有着长久的历史,尤以“花城”广州为甚。广州花市的形成可追溯到明朝,当时不少地区有着大小不等的经济作物专卖区域。当时广州“河南”(指珠江以南区域)花农来“河北”(指珠江以北区域)卖花,从五仙门(海珠广场)附近的码头过渡登岸,后人称这里“花码头”,这是广州最早的花市。

到清朝中期,花市开设在双门底(今北京路),后来又设在西关打铜街、浆栏路一带。到19世纪60年代初期,分散的花市基本上固定在春节前几天。“羊城世界本花市,更买鲜花度年华。除夕案头齐供养,香风吹暖到人家。”清光绪年间的这首《羊城竹枝词》道尽了广州花市的温暖与繁华。

到现在,“逛花街大过年”已为世人瞩目,成了独具岭南特色的民俗景观。“迎春花市”审美情趣独特,品种越来越多,形式越来越广泛,百年传承演变无不体现着广东人务实、包容的性格与文化习惯。

不同年花,不同“好意头”。独特的花卉语言传达着广东“无声胜有声”的生活哲学。金桔是最受欢迎的,粤语中“桔”和“吉”同音,买一盆放在家里象征大吉大利;桃花,则象征大展鸿图(桃),青年人则希望能行桃花运,遇上合意的伴侣;水仙则象征富贵吉祥。蝴蝶兰、红掌、百合、剑兰;父爱如兰,过年送父亲兰花表达父爱的悠悠深情……

蝴蝶兰。程麒摄

“千年花乡”佛山陈村,荔湾区芳村岭南花卉市场、从化西和万花风情小镇……这些岭南绝美赏花圣地,更是不容错过。有花的地方总有故事,在这些赏花圣地,取一花,饮美酒,打开属于自己的世界。

年鱼:年年有余

“鱼丽于罶,鲂鳢。君子有酒,多且旨。”重读《小雅·鱼丽》,周朝贵族盛宴上鱼之鲜、酒之醇的场面犹在眼前。从跃上《诗经》的那一刻起,鱼与中国人便有了千丝万缕的联系。

鱼在传统文化中有富裕、美好的吉祥寓意。古时吃鱼是贵族的象征。数千年后,中国成为世界渔业大国,寻常百姓实现了由“吃鱼难”到“吃好鱼”的转变,我们依旧保留了酒会宴席、佳节喜事吃鱼的习俗,尤其在春节,人们餐桌上总少不了一条象征着“年年有余”的鱼。

世界渔业看中国,中国渔业看广东。广东渔业历史悠久,水产品总产量、水产养殖产量位居全国第一,南美白对虾、金鲳鱼、海鲈、生鱼、鳜鱼、鳗鱼等28个养殖品种产量居国内第一,拥有白蕉海鲈、湛江对虾、中山脆肉鲩、金湾黄立鱼、顺德鳗鱼、清新桂花鱼等多个全国知名品牌。

2022年岁末,广东创造性提出打造“年鱼经济”,即开发以鱼为载体的贺年仪式性消费,传递“年年有余”的美好寓意。从珠海到湛江,从广东到全国,“年鱼经济”的春风吹向了山东、上海、江苏、海南等多个水产大省,水产一二三产企业纷纷响应。

南岭巍峨,珠江水长;丰物广东,敢为人鲜。近年来,广东深耕碧海,囤起“蓝色粮仓”,为中国乃至世界人民的餐桌增添一尾尾海水鱼。

全国十条海鲈,七条来自白蕉

全国十条海鲈,七条来自白蕉。咸淡水交汇处,孕育了白蕉海鲈独特的鲜嫩与清甜,其肌肉与内脏脂肪中的DHA含量极高,是众多水产品种中的“DHA之王”,也是珠海首个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作为“中国海鲈之乡”,珠海斗门是全球最大的海鲈生产基地、最大的交易集散中心,海鲈年产量15.6万吨。

随着一款款国鲈年鱼爆品上市,一波融入了珠海渔女、日月贝、如意、诗句等文化元素的包装也竞相亮相,实现了传统文化、地域文化与白蕉海鲈的完美结合,国鲈年礼灿若繁星。

湛江是全国最大的金鲳鱼养殖基地,年产量达10万吨,年产值超百亿元。全国每三条金鲳鱼,就有一条来自湛江。金鲳鱼具有天然的文化属性,“金”寓意财富,“鲳”音“昌”,有繁荣昌盛之意,且肉厚刺少,肉质细腻,滋味鲜美,煎、炒、炸、炖、煮、烤皆宜,是“年鱼经济”的重要载体和广东美食文化的符号。

冬至忽已至,春意暗萌动。自此昼渐长、夜渐短。今年过年,捧束年花、拎盒年鱼、食袋年桔,把广东人的“好意头”带回家,也把春天的希望带给亲人。(来源:南方农村报王磊 李维康 马俊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