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锐评|美国重开这个关闭30年的使馆,更应重建尊重与平等

“美国还是尽快清除二战时期遗留在这里的未爆炸的弹药吧!”在所罗门群岛首都霍尼亚拉的街道上,民众纳蒂·萨拉接受英国《卫报》采访时这样说。

这篇报道发出的前几天,关闭30年的美国驻所罗门大使馆重新开张。美国国务院发表声明称,要往太平洋地区派驻更多外交人员,将美国的项目和资源与当地需求联系起来。如果美国以此为契机真心帮助太平洋岛国、形成促进岛国发展的国际合力,无疑是件好事。但很多西方媒体不这样看,认为这是华盛顿“抗衡中国”“加快布局亚太”的最新举措。

了解这一判断,要从历史的维度看。1988年,美国正式在所罗门群岛开设大使馆。据《政客》杂志对美国国务院历史文献办公室的采访,设立大使馆原因之一是“担忧”苏联在太平洋地区的影响力。苏联解体后,这座使馆在1993年草草结束了使命。根据美国国务院历史文献办公室的解释,关闭所国使馆,是美国在冷战结束后减少全球外交岗位行动的一部分。此后近30年,在美国的地缘政治版图上,南太平洋地区一直不受待见。

到了2022年,情况陡然发生了变化。去年4月,中国和所罗门群岛签订安全合作框架协议,以促进所罗门群岛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然而,这项两个主权国家之间再正常不过的合作,却刺痛了美国外交的神经,一向被忽视的太平洋岛国再次进入了美国的视野。

一方面,美国与澳大利亚联手抹黑中所安全合作;一方面,白宫国安会印太事务协调员坎贝尔受命前往所罗门群岛,试图阻止中所合作。与此同时,美国派出多名高官出访太平洋岛国,副总统哈里斯宣布在南太开设两个新使馆,华盛顿还举办了首届美国-太平洋岛国峰会。有分析指出,2022年美国对太平洋岛国发起的密集外交攻势,凸显了拉拢南太的迫切与焦虑。

从“开”到“关”到“再开”——30年来,美国在所罗门群岛的“进进出出”始终笼罩着战略焦虑与地缘政治博弈色彩。当地人民有理由质疑:美国有没有真正关心过岛国的发展?有没有把他们当成平等的合作伙伴? 

《纽约时报》文章标题截图

2022年6月,所罗门群岛记者多萝西·韦翰在《纽约时报》上发文指出,二战炸弹是“为数不多的经常让他们想起西方的东西”。她说,“我走遍了所国所有的岛屿,没有看到美国留下的任何遗产。但中国的建筑公司正在升级我们主要的医院,还在建一座体育场”。她质问,美国有什么资格指责所国与中国合作?美国犹他大学助理教授安吉拉·罗宾说,几十年过去了,现在美国只是因为担心中国而开始关心太平洋岛国,“真的感觉很不真诚”。

真诚,是国与国之间合作的基石。对太平洋岛国来说,发展是当务之急,需要外国援助的真心实意,而不是机会主义。他们更不愿意成为大国博弈的棋子和牺牲品。希望美国重开关闭30年的所国使馆后,重建起对太平洋岛国的尊重与平等。比如,回应纳蒂·萨拉的诉求,从清除二战时期遗留在所罗门群岛的炸弹开始。

 

(国际锐评评论员)

来源:央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