侨乡广东:中国侨商投资(广东)大会在广州召开

由中国侨联和广东省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中国侨商投资(广东)大会25日在广州召开。来自海内外的侨商侨企代表和侨界人士汇聚一堂,共叙桑梓情谊,共商合作发展,共创美好未来。

广东省委书记黄坤明、中国侨联主席万立骏出席大会开幕式并讲话;广东省委副书记、省长王伟中介绍广东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黄坤明说,广东今天的发展成就,凝结着广大侨胞的智慧和辛劳。广东的未来,需要与广大侨商侨胞紧密携手、共同开创。诚挚希望大家把赤忱的爱国情怀、雄厚的经济实力、丰富的智力资源、广泛的商业人脉融入新时代新征程,融入广东现代化建设新实践,牢牢把握发展机遇,继续投身家乡建设,充分发挥资金、技术、管理、人脉等方面优势条件,为推动广东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充分发挥熟悉国际市场、国际规则优势和牵线搭桥、穿针引线的作用,为加快广东高水平开放增添新优势;利用广泛的海内外人脉网络和跨文化交流经验,积极弘扬中华文化、岭南文化,为促进文化交流、民心相通作出新贡献;围绕广东发展中重大课题、重点领域,在建言献策、共谋发展上展现新作为。

黄坤明称,广东将为广大侨商侨胞回乡创新创业、合作交流、寻根问祖提供更加便利、更加贴心的服务。热切欢迎大家常回来走走、常回家看看。

万立骏说,中国侨商投资大会旨在为广大侨胞和地方政府搭建合作共赢的平台,推动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开放。希望大家发挥侨的优势,助力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彰显勇立潮头的新作为。

王伟中表示,广东将进一步凝聚侨心、汇集侨智、发挥侨力、维护侨益,为广大海外侨胞、港澳台同胞来粤发展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和良好的环境。

开幕式上,中国侨联副主席连小敏宣读《侨界参与高质量发展倡议》。中国侨商联合会会长谢国民及海内外侨商、侨界商协会代表在现场或通过视频发言。有关市、县与侨商侨企举行重点项目签约仪式。

开幕式前,黄坤明、王伟中等广东省领导还会见了万立骏以及与会的部分侨商代表。(中新社广州 程景伟)

“横琴金融30条”“前海金融30条”重磅发布

首次提出:横琴合作区探索允许澳门元小额支付

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现代金融业发展迎来新机遇,图为横琴璀璨夜景 朱甸 摄

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建设再迎重磅利好!据人民银行网站2月23日消息,经中国国务院同意,人民银行会同银保监会、证监会、外汇局、广东省人民政府联合印发《关于金融支持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的意见》和《关于金融支持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意见》,两份意见各提出30条金融改革创新举措,涵盖民生金融、金融市场互联互通、现代金融产业发展、促进跨境贸易和投融资便利化、加强金融监管合作等方面。

据了解,两份意见提出的不少措施具有突破性意义。其中,“横琴金融30条”提出的在合作区探索允许澳门元作为小额支付使用、构建资金电子围网系统等多项政策,为全国首次提出,有力助推合作区成为国家金融改革创新试验田。

下一步,人民银行将会同相关部门持续加强金融支持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和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建设工作,在粤港澳大湾区不断优化金融资源配置,提高资金融通效率,推动大湾区建设再上新台阶。

(羊城晚报 钱瑜 戴曼曼)

第七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项目公布

广东15个项目榜上有名

2月16日,文化城市建设中的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研讨会暨第七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项目推介公布活动在茂名举行。在全国建筑、文博专家的共同见证下,100个“第七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项目正式公布,其中广东15个项目入选。

“保护建筑遗产,就是要它‘活’在当代。”这次活动上,第七批入选项目茂名露天矿生态公园与“六百户”民居及建筑群获得专家特别推介。中国文物学会会长、故宫博物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单霁翔说:“从功能城市走向文化城市,茂名是最生动例子。”

广东第七批入选的项目包括广州流花宾馆、岭南画派纪念馆(广州美术学院内)、广东迎宾馆历史建筑、上海宾馆(深圳)、茂名露天矿生态公园与“六百户”民居及建筑群、广州华侨新村、华南土特产展览交流大会场馆、广州宾馆、深圳赛格广场、深圳罗湖火车站、广州市八和会馆(复建)、广州南方大厦、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南方医科大学)、湛江国际海员俱乐部、中山温泉宾馆等15个项目,数量与北京市并列第一。

“从第一批到第七批,广东被推介项目共计60个,占全国项目总数接近一成,这与广东作为改革开放前沿的地域背景是紧密关联的。”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院长彭长歆分析,上世纪的百年间,广东一直是华南地区的政治、经济与文化的中心,因此入选的红色类、文教类、商业类建筑遗产项目最多。

值得关注的是,此次入选的茂名露天矿生态公园与“六百户”民居及建筑群项目,是广东第二个入选的与住宅类相关的建筑遗产项目。中国建筑学会秘书长李存东表示,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项目名录持续填补着国家文保单位在“20世纪建筑遗产”类型上的空白,它们不仅紧随《世界遗产名录》的方向,还丰富着中国建筑遗产保护的新类型。

“露天矿曾是100多米深的矿坑,今天成为了好心湖,甚至开始有鱼类。这些代表着我们过去的成就,也代表着新时代我们城市发展的需求。”单霁翔说,历史的链条是不能断裂的,希望我们能把优秀建筑遗产保护下来,让文化遗产资源活起来,让文化城市的力量更自觉、自信。(南方日报 杨建雄 杨金凤)

汕头唯一!

濠江区东湖社区入选中国侨联系统“侨胞之家”典型选树单位名单

社区群众齐聚一堂,弹着乐器唱着潮剧,其乐融融。其中有离开故乡多年、近日才刚刚回来的侨胞,耳里听着熟悉的乡音,眼里见着熟悉的面孔,激动不已。这一幕,发生在汕头市濠江东湖社区“侨胞之家”里。

近日,中国侨联公布2021—2022年度全国侨联系统“侨胞之家”典型选树单位名单,汕头市濠江东湖社区“侨胞之家”成功入选,是汕头市唯一一家上榜的单位,在广东省仅有18个单位获此殊荣。这是濠江东湖社区继2016年被国务院侨务办公室评为“全国社区侨务工作示范单位”后获得的又一个“国字号”侨牌。

“美丽侨乡”东湖社区。

“‘侨胞之家’建立以后,那里就成为我们侨胞的一个聚集中心,经常聚在一起喝茶唱剧、下象棋、打太极拳。前段时间我一位老朋友回来,拉着我去那里弹琴唱曲,回忆过去。”东湖社区侨胞陈鸿辉高兴地说道,“我们感受到了社区对侨胞的关心关怀。东湖社区日新月异,道路变宽了,村子变好看了,外地的侨胞也经常回来了。”

据了解,东湖社区是个有着八百多年历史的滨海侨村,几乎“家家有番客,户户有侨亲”,侨资源丰富,旅外乡亲约1.3万人,分布在越南、泰国、新加坡、菲律宾、美国等国家和港澳地区,素有“侨乡”“海员之乡”之称,是“广东侨界人文社区示范点”。

东湖社区一景。

近年来,东湖社区“侨胞之家”依托社区党委,以党建带侨建,凝聚各方力量,全面打造“侨胞之家”阵地,改造新中国成立前东湖唯一的一幢中西合璧、建筑风格独特的侨宅“月德楼”,建立全市首个社区级侨博馆。创新侨房管家机制,对重点华侨祖屋进行挂牌列入保护管理,维系寻根访祖精神纽带。开创海外侨亲旅居养老与农民公寓优惠政策相结合的模式,惠及东湖籍海外乡亲,深植海外游子之根。设置侨务服务窗口,设立涉侨纠纷诉调对接工作室,提高为侨服务水平,更好维护侨益。开展参与东湖菊花节、古村徒步游“第一届世界潮人摄影大展采风活动”等一系列涉侨活动,丰富侨界群众精神生活。

汕头市首个社区级侨博馆。

侨胞林长荣对东湖社区所获得的侨乡荣誉、为服务侨胞所采取的措施如数家珍。他说,东湖社区为侨胞所做的一切,大家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中。“以前小时候,要跟海外的亲人联系是非常麻烦的。现在不一样了,方便了很多,尤其是在‘侨胞之家’建立之后,我切切实实感到了非常大的变化,回来的人变多了。”

东湖菊花节。

据悉,自东湖社区“侨胞之家”建立以来,阵地“侨”特色更加鲜明,组织“侨”活力不断增强,在基层社会治理、服务侨胞等工作中发挥积极作用,已成为濠江侨界乡亲的情感地标和精神家园,更是濠江侨界乡亲围绕大局、彰显作为的立足点与落脚点。

接下来,濠江区将深入持续做好新时代“侨”的文章,继续秉持“以人为本、为侨服务”的宗旨,发挥东湖社区“侨胞之家”入选全国“侨胞之家”的优势,积极联系广大海外侨胞、港澳台同胞,扩大对外文化交流,拓展开放合作平台,在推进招商引资、引进高端人才、推动民生改善、发展社会公益等方面,主动作为、团结奋进,为濠江区高质量发展贡献侨界力量。(南方日报 谢嘉龙 余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