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委十三届二次全会强调,要突出深化粤港澳合作,高水平谋划推进新阶段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把规划抓在手上,把项目落在地上,把未来融在路上,把百姓记在心上,统筹推进粤港澳大湾区、深圳先行示范区和横琴、前海、南沙三大平台等重大战略落地落实。
风劲好扬帆。吹响高质量发展号角,广东依托粤港澳大湾区这一重要动力源,发挥横琴、前海、南沙等重大平台作用,携手港澳加快建设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
软硬联通
“一小时生活圈”加快形成
随着广深港跨境长途高铁全面恢复,广汕高铁全线正线铺轨完成,南珠(中)城际项目开工,“轨道上的大湾区”正加速推进,粤港澳“一小时生活圈”基础设施建设日渐完备。
今年以来,深圳、香港两地间实现地铁扫码乘车互联互认,扫码支付等在港澳迅速普及。“以前去香港要提前兑换港币、消费时支付现金,现在吃饭、购物、乘车都能用手机扫码付款,方便多了!”深圳游客叶小姐说。
“硬联通”拉近了大湾区城市之间的时空距离,“软联通”则打通了三地的制度规则,有效拓展了港澳发展空间。
4月6日,广东省推进粤港澳大湾区规则衔接机制对接的第一批20个典型公布,涵盖要素跨境流动、民生融合、营商环境领域。
一个个案例背后,是一项项体制机制改革的深化:跨境信用报告格式规范为深港澳跨境信用互认奠定基础;“湾区社保通”为三地居民提供无差别社保服务,截至2月底,港澳居民在粤参加养老、工伤、失业保险共30.62万人次;“跨境理财通”业务随着港澳与内地恢复正常通关而迎来新机遇,部分试点银行“南向通”业务在2月份增长超四成……
在南沙,今年1月首个申报期,首批10户企业享受了减按15%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的优惠政策,减免近3亿元。《港澳涉税专业人士在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广州南沙片区、南沙新区执业管理办法》出台并计划于5月起施行,将有助于破除人才流动壁垒,吸引香港和澳门涉税专业人士来南沙执业。
要素汇聚
聚力打造科技创新高地
香港科技大学(广州)成立“校企联合实验室”,尖端人才在专业领域开展深入合作;香港中文大学深港创新研究院(福田)落户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横琴先进智能计算平台三期项目建设如火如荼……春日的粤港澳大湾区,创新的脉搏处处跳动。
以横琴、前海、南沙三大合作平台为引领,广东携手港澳做深做实产业合作——
横琴服务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功能不断增强。4月3日印发的《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鼓励类产业目录》对科技研发与高端制造产业、澳门品牌工业等185个门类予以支持。
前海现代服务业发展提速升级,前海管理局携手香港发布打造前海深港知识产权创新高地的16条措施,推动大湾区培育科技创新的丰沃土壤。
南沙积极打造粤港澳大湾区财税专业服务机构和人才聚集高地,3月31日,粤港澳大湾区(南沙)财税专业服务集聚区揭牌。
大科学装置“国之重器”汇聚,铸造大湾区创新脊梁——
在东莞松山湖,中国散裂中子源的靶站谱仪大厅内,材料的内部结构在谱仪装置下被“放大”。香港大学教授黄明欣带领团队运用这个大科学装置探索“超级钢”,“大湾区科学家在‘家门口’有了‘超级显微镜’”。
此外,国家超级计算广州中心、惠州强流重离子加速器、江门中微子实验站等一大批“国之重器”建设提速,助力大湾区高质量发展。
随着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加快建设,大湾区创新驱动力不断增强。
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串联三地创新要素,一个产业联动、空间联结、功能贯穿的创新经济带蔚然成形,人才、技术、资金、信息等要素加速流动,结出创新硕果。
“深圳—香港—广州科技集群”连续三年居全球创新指数第二位,在横琴布局建设各类创新平台26家、前海集聚创新载体79家、南沙建成高端创新平台128家,推动首个深港“联合政策包”在河套合作区落地实施,实质推进高端科研项目超150个。
民心相向
双向奔赴共拓发展空间
3月21日、22日,广东省2023年春茗分别在香港、澳门举行。宴会上灯火璀璨,粤港澳三地政商各界嘉宾云集,畅叙情谊、共商发展。“香港与内地全面恢复通关后,社会气氛热闹,经济逐步复苏,正是春回大地、风光明媚的象征。”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说。
粤港澳大湾区一衣带水、同根同源,今年双向交流愈发频繁。
开年以来,香港新华集团主席蔡冠深非常忙碌。2月6日香港与内地全面恢复通关首日,他跟随考察团来到广州南沙,随后去了中山、珠海横琴、澳门,一天跨越大湾区四座城市。
青年交流亦热闹非凡。2023粤港澳大湾区青少年人文交流活动已正式启动,来自粤港澳三地的多所优秀学校代表走进科研一线、企业,了解湾区的科技创新产业发展。
更趋宜居宜业宜游的大湾区,为三地居民打造出优质生活新空间。
民生项目加快建设,民生福祉不断增进。“港澳药械通”政策落地以来累计惠及1789人次。在南沙,庆盛高铁站旁建设热火朝天,庆盛枢纽TOD项目建成后,将打造成为集公共交通、商业办公、青年创业、消费娱乐为一体的高质量地标。在横琴,“澳门新街坊”施工紧锣密鼓,项目建成后将提供约4000套住房,以及超过200套人才房。
创业热情汇聚热土,青年逐梦大湾区。在前海,今年第一季度,有25家企业入驻前海深港青年梦工场中区及北区,其中港企占比超过八成。香港青年湛顺和雄心勃勃:“我们预判,香港企业‘北上’发展将成为大趋势。希望能借助大湾区的平台,实现与全球接轨,共同交流合作、拓展市场。”
(南方日报 唐子湉 曾美玲 陈启亮 柳时强 张玮 梁涵 黄天儒 任燚)
海内外潮籍社团共同发起倡议
凝心聚力共谋汕头高质量发展
4月7日,汕头举办“侨聚鮀城 共商发展”侨助汕头高质量发展大会,多家海内外潮籍社团在会上发起“侨助汕头高质量发展共同行动倡议”,号召广大潮籍华侨华人做共谋发展的奋进者、汇资引智的推动者、侨聚汕头的促进者和报效桑梓的践行者,助力家乡汕头高质量发展。
倡议号召海内外潮籍坚守念祖爱乡情怀、不忘潮人赤子担当,融合优势资源,把握发展机遇,投身家乡建设,为汕头高质量发展注入“侨”动力;做好牵线搭桥、穿针引线工作,为汕头“工业立市、产业强市”增添“侨”优势;发挥平台纽带作用,团结海内外乡亲,参与并支持汕头举办“两大国际潮人盛会”,在重点项目、重点领域展现“侨”作为;加强与海内外潮人的文化交流,传播中华、潮汕优秀文化,弘扬潮人德善精神,热心社会公益,为乡亲福祉作出“侨”贡献。
“我们要发挥自身优势,弘扬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泰国潮州会馆副主席林玮表示,泰国有很多华侨华人如今都非常希望回家乡看看,了解家乡的发展变化,并在汕头寻找投资商机。他将积极牵线搭桥,为汕头高质量发展助力。英国潮汕商会会长萧克也表示,接下来要向更多的海外华侨华人介绍有关汕头优势产业政策,介绍汕头产业的发展,同时邀请更多新生代潮商回汕寻根,增进潮汕文化认同感,进一步寻找产业投资机会。(汕头日报 李德鹏)
图说侨乡
全球最大集装箱船首航广州港南沙港区
洪都拉斯前华裔国防部长计划回粤探亲祭祖
4月5日是中国与洪都拉斯建交后的第一个清明节,远在洪都拉斯的该国前国防部长、海陆空三军总司令、粤籍华裔熊伯洪也有了更加明确的回乡计划。此前,他曾回到家乡广东台山寻根。熊伯洪告诉记者,“了解我的根及其历史,让我对祖先以及那片历经困苦却始终向前的土地充满敬意。”
“在同乡和朋友的帮助下,我找到了自己的根。”熊伯洪告诉记者。
1926年,熊伯洪的父亲背井离乡,漂洋过海去洪都拉斯谋生。后来,父亲在洪都拉斯娶妻,生下了熊伯洪。早期,华人在洪都拉斯打拼不容易。为了证明华人的优秀,无论做什么事情,熊伯洪从小就比别人更加努力,这也成就了他——从洪都拉斯国立大学法律系毕业之后,他考入了高级军校,从基层士兵做起,用了30多年的时间,终于在1996年成为了洪都拉斯海陆空三军司令、国防部长。
父亲临终前告诉熊伯洪,唯一的愿望就是希望他能够回到广东台山老家寻根,找到那个未曾见过的儿子。据熊伯洪回忆,因多年前的一次机缘巧合,他找到了自己的根。当时,一位洪都拉斯侨胞朋友回乡探亲时,在车上偶然认识了一位同乡,那个人正是熊伯洪的侄子熊伟明。之后,熊伟明写信托这位侨胞带给熊伯洪。自那时起,熊伯洪与故土乡亲建立了书信往来。
2013年,66岁的熊伯洪第一次踏上故乡广东台山的土地。
当年5月,熊伯洪与中美洲其他四个国家的参政华人共30多人组团访问中国。借此机会,他前往家乡台山市斗山镇三兴村寻根祭祖。虽然与同父异母的哥哥素未谋面,但熊伯洪一眼就认出了自己的亲哥哥熊桃稳,热情地上前牵起哥哥的手。对于熊伯洪来说,父亲去世时希望他回乡寻根的遗愿终于实现。
他说,参观并了解父亲出生的村庄、拜访包括哥哥在内的家人,令他深受触动。“不知其根,不知其能。不知其来,不知其往。”这句话熊伯洪经常挂在嘴边。(南方都市报 梁令菲 实习生 谭楚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