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广东省政府新闻办举行2023年大湾区科学论坛新闻发布会 将于5月20日在广州举办
香港经济导报记者孙磊 广州摄影报道
5月16日,广东省政府新闻办公室在广州举行2023年大湾区科学论坛新闻发布会,介绍了论坛的主要内容、特点和筹备情况。广东省委常委、副省长、中国科学院院士王曦,省科技厅厅长王月琴,广州市副市长江智涛,广州市南沙区区长吴扬,大湾区科学论坛执行秘书长聂晓伟等出席发布会并回答记者提问。广东省政府新闻办副主任邓鸿主持发布会。
邓鸿介绍,为积极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经国务院批准同意,定于2023年5月20日至23日在广州举办2023年大湾区科学论坛。本次论坛以“智汇湾区、湾和世界”为主题,由“一带一路”国际科学组织联盟发起,科学技术部、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为指导单位,广东省政府为主办单位。
王曦:为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和全球科学事业进步贡献智慧和力量
广东省委常委、副省长、中国科学院院士王曦表示,2023年大湾区科学论坛将向全世界展现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最新进展和广东科技创新的最新成果,为全球顶尖科学家、青年科学家、各类专家、企业家等各界人士进一步打造一个交流合作的高端平台。论坛采用“线上视频+线下参会”形式,设置1场高规格的全体大会、15场分论坛。
王曦介绍了本届论坛的四个方面的突出特点:一是聚焦科技自立自强,全面展示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的重大成效;二是聚焦国际交流合作,加快构建开放共享的全球合作网络;三是聚焦“四个面向”,以科技创新的强有力支撑加快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四是聚焦科技、教育、人才一体推进,营造热爱科学、崇尚科学的良好氛围。
在回答记者提问时,王曦表示,大湾区科学论坛是一个开放包容的平台,欢迎各国科学家和各界人士参与。他说,论坛将积极推动粤港澳科技创新合作,加强科技人才交流培养,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为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和全球科学事业进步贡献智慧和力量。
聂晓伟:构建广深港、广珠澳科技创新走廊 服务大湾区高质量发展
大湾区科学论坛执行秘书长聂晓伟介绍,2023年大湾区科学论坛邀请了国内外顶尖科学家、国际组织代表、学术机构代表等参与,设置了1场全体大会和15场分论坛,涵盖了海洋科学、纳米科学、高能物理、先进制造、人工智能等领域。论坛旨在展示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最新进展和广东科技创新的最新成果,促进国际科技交流合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湾区力量。
聂晓伟表示,论坛前一年多来,围绕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战略定位,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包括组建战略咨询委员会、形成高端智库研究成果、推进重点科技项目落地湾区、举办名师讲堂学术交流活动、组织品牌建设研讨会等。论坛还将充分发挥政策区位资源、战略人才资源、国际科创资源优势,为进一步构建广深港、广珠澳科技创新走廊、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创中心提供平台和机遇,服务大湾区高质量发展。
王月琴:坚信未来粤港澳科技创新合作取得新突破
广东省科技厅厅长王月琴表示,粤港澳三地有着地缘相近、人缘相亲、产业互补的先天优势,坚信未来粤港澳科技创新合作一定能取得新突破,再上新台阶,为把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成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支点、高质量发展的示范地、中国式现代化的引领地贡献更大的力量。
王月琴介绍,自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启动以来,广东主动协同港澳,不断深化粤港澳科技创新规则衔接、机制对接,从要素、平台、项目、人才等方面加快推动粤港澳科技交流合作,分别在推动大湾区创新要素高效跨境流动、携手共建粤港澳科技创新平台、支持三地创新主体开展联合科研攻关、加快大湾区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方面取得新进展。
王月琴强调,下一步将协同港澳,着力破解科技成果双向转化、大科学装置共建共享等方面的“堵点”“难点”问题。并持续推动科研资金、仪器设备、数据资源等创新要素跨境流动和开放共享。探索在河套等地区建设粤港高水平科技合作平台,联合推进港澳青年创新创业载体建设,协同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切实畅通三地人才往来便利机制,吸引更多国际化专业化人才。
吴扬:《南沙方案》为南沙乃至大湾区发展注入了新的强劲动力
广州市南沙区区长吴扬表示,去年6月国务院出台《南沙方案》,赋予南沙打造成为立足湾区、协同港澳、面向世界的重大战略性平台的新定位,为南沙乃至大湾区发展注入了新的强劲动力。《南沙方案》将“建设科技创新产业合作基地”摆在五大重点任务之首,对科创产业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一年来,南沙科创取得了一些成果。
吴扬介绍,南沙科学城总体发展规划已获省政府批复实施。中科院明珠科学园加快建设,广东空天科技研究院、广东智能无人系统研究院计划6月率先入驻。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省实验室(广州)成功进入国家实验室体系。冷泉生态系统大科学装置助力南沙打造全国天然气水合物研发和商业开发总部基地,高超声速风洞、极端海洋科考设施、大洋钻探船等一批“国之重器”加快建设。大湾区科学论坛永久会址已动工建设。
科技投融资体系方面,吴扬介绍,南沙已落户了总规模2000亿元的广州产业投资和创新投资母基金,设立了认缴规模超50亿元的南沙新区科技创新母基金和14支子基金,为科技创新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源头“活水”。创新孵化体系方面,广东医谷南沙产业园、乐天云谷被认定为国家级孵化器,优创社区获批国家级众创空间。
江智涛:广州加强科技开放合作,融入全球创新网络
广州市副市长江智涛表示,近年来,广州坚持加强科技开放合作,积极融入全球创新网络,加强政府间对接、深化民间交流,拓展国际科技交流合作的广度和深度,国际科技合作的大门越开越大。人体蛋白质组导航计划国际总部落户黄埔区,博世、采埃孚等世界500强企业在穗设立研发机构,华南国家植物园与80多个国家和地区机构进行科技交流合作。
江智涛介绍,广州多项科技创新规则对接事项取得新突破。向海洋实验室香港分部拨付财政科研资金1.12亿,率先实现粤港澳大湾区市级财政科研资金跨境自由流通。实行“港人港税”“澳人澳税”等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外国人工作许可业务审批时限在全国主要城市中最短。并积极发展离岸创新创业,建设国家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基地。建设20家粤港澳联合实验室、4家“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
江智涛称,已引进全球顶尖高校、科研机构来穗设立创新中心、研究中心、研究院、联合实验室等各类创新平台,分别为支持德国默克设立默克广东创新中心、支持英中卫星科技(广东)有限公司落户增城区侨梦苑、建立中英卫星应用创新研究院、推动广州高新区与乌克兰国家科学院签订合作备忘录、共建中乌国际(黄埔)创新研究院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