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記者 郭若溪 深圳報道)由深圳台商協會主辦的「WAY!來深圳」2023台灣青年來深實習活動7月14日正式啟動,175名台灣青年將在深圳51家企業開啟為期一個月的實習生活。這些台灣青年中,有很大一部分第一次來到大陸。他們表示親眼見到的大陸,完全打破了自己的刻板印象。他們希望能夠在實習過程中,盡快學習和融入大陸的工作和生活節奏,學習職業技能,夯實未來在大陸的就業基礎。
「深圳是對外開放的前沿,是非常國際化的城市,商業交流機會很多,可能會有更多交流兩岸商法的機會,希望可以通過這次實習的機會學習。」台北大學法律系大一學生楊才勤是第一次來到深圳,她將前往京師律師事務所實習,希望能在實習期間看到大陸律師的風采,同時也能增進自己的實力,計劃日後能考入北京的高校繼續深造。
楊才勤之前看過一個和律所相關的大陸綜藝節目,這也讓她對此次實習更為期待:「看到他們可以彼此督促、彼此學習、共同成長的狀態,我還蠻期待的。當然還是有些忐忑,因為大陸這邊人才濟濟,壓力也很大。」她告訴香港文匯報記者,自己曾於2022年申請到北京大學法學院,但由於個人原因,未能入讀,心中一直留有遺憾。這次申請深圳律所的實習機會,也是想多積累經驗,為之後申請大陸的研究院作準備。另外,她也對考古很有興趣,大陸在文物保護等領域都比台灣先進很多,因此亦希望能有機會從事相關研究。
打破刻板印象 重新認識大陸
台灣青年帶着想像跨海而來,在實習中立體式感受大陸面貌。楊才勤告訴香港文匯報記者,她今年4月第一次到大陸,在上海遊玩了六天。「那次可以說是顛覆了我對大陸的想像。」她表示,一開始對大陸有一些刻板印象,例如廢氣、空氣污染等,但從地鐵站出站後,發現空氣非常清新,馬路上也很安靜,「這可能是用電車的關係,現在我對大陸的印象還蠻改觀的。這次也是想看看大陸的大城市是怎樣的面貌和發展情況。」她認為,面對面的交流是打破刻板印象、消除隔閡的最佳途徑,「這樣的交流不僅幫助我深入了解一個新地方,也是讓同齡人建立真誠友誼的好方式。」
就讀於中興大學企業管理系的郭雅婷,9月即將去清華大學經管學院進行一個學期的交換學習。此前她曾在台灣有過多次實習經驗,包括花蓮的有機產品店做銷售、政工所當實習生等,這次則是第一次到深圳實習,想藉此加深對大陸職場環境的了解。「在台灣和深圳實習都會有工資補助,深圳這次給2,000元人民幣,雖然比在台灣時要少一點,但那邊物價也會高得多。」
郭雅婷表示,台灣實習通常時間較長,實習生也會負責較多方面的工作,競爭也不小。這次選擇到深圳前海創博會當運營助理的一個原因,就是打算今後有機會能到深圳發展,看看能擦出什麼樣的火花。她說,創博會是一個幫助台商創業的企業,也希望通過實習,幫助到更多的台商去融入深圳這個大城市,並且更深入地了解大陸對台商、台胞們有哪些最新的政策,並將這些新資訊分享給台灣的朋友們。
實習助台青彌補在校知識空白
「我對行銷行業很感興趣,了解相關信息後覺得大陸市場更大,發展前景也不錯,並且我個人很喜歡美食,這次看到深圳實習的信息就趕緊報名。」就讀於台灣大學會計專業的林玳君也是今年第一次來深圳,將在金蝶國際軟件市場部實習。她表示,被錄取的時候蠻開心的,希望可以體驗不同的工作氛圍及大企業的文化,並且這次工作是她以前沒有體驗過的B2B相關營銷工作內容,所以很期待。
林玳君也是「首來族」,「眼見為實,之前在地理課上了解過深圳,也聽朋友介紹過,很感興趣。來了之後發現深圳很乾淨、整潔。只要到這裏走走看看,常來常往,感受大陸真實的發展情況,觀察同齡大陸夥伴如何生活學習,就會刷新從前對大陸的想像。」
就讀於湖南大學的賴正軒是一位「常來族」,今年已第二次來到深圳實習。他表示,去年的實習經歷讓他收穫了行業資源和見識,「印象最深刻的是,實習期間有相關領導來看望,這讓我覺得很感動,深圳真的有將台胞放在心上,重視台胞的發展。我也覺得深圳很宜居,大灣區的發展超乎我的想像。」
目前就讀於暨南大學國際貿易專業的虞松樺表示,實習活動幫助台灣青年更好地了解深圳這座城市,也對自身的專業和職業能力的提升有很大的幫助,更好掌握各種相關技能,彌補在學校裏面的知識空白,同時也能更好地規劃自己的職業發展道路。
(來源:香港文匯報A13:內地 2023/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