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中海油服与印尼当地员工实现双向奔赴

导语:

1100多年前,满载着中国的瓷器、丝绸、茶叶等商品的木船通过广州等沿海港口,将商品运至东南亚诸国,走出了开拓中外交流历史的海上丝绸之路。

21年前,中海油服与印尼国家石油公司Pertamina签署了一项合作协议,为印尼的油田开发和钻井提供技术和服务支持,标志着中海油服跨出了东南亚油田服务的第一步。中海油服在当地创造了许多的工作岗位,招聘了大量的员工,并将他们视为最宝贵的资源和财富,不断加强本地员工的业务知识培训,提升岗位职业技能,选拔培养优秀员工,稳步推进对本地员工的知识和技术转移,实现员工与企业共同成长。

从技术小白到独挡一面

M.Toro,是一名出生于中爪哇省帕蒂市、地地道道的印尼本地员工,他现在在HSO5003修井班组担任机械师。

2015年7月,在M.Toro刚刚入职中海油服的时候,他还是一名对修井机设备一知半解的新员工。公司给他安排了中方的机械师对他进行“一带一”的传帮带。从设备的名称到工作原理、常见的故障及处理方法,中方机械师倾囊相授。在中方机械师的帮助下,M.Toro迅速熟悉了设备的性能和常见故障的处理方法,目前已经能够独当一面。

M.Toro深有感慨地说:在COSL,和我一样快速成长担任更重要岗位的人数不胜数,他们因为步入了更高的岗位,获得了更高的工资,生活过得是越来越好。感谢COSL给我们提供了这个平台,使得我们的梦想得以实现。我们感谢COSL,一定会努力工作使COSL发展得越来越好。

挑战自我,实现价值飞跃

Urip Aniku R,来自巴厘岛,今年刚满27岁,个子不高,黝黑发亮的皮肤还有清澈的眼神,给人的第一感觉是淳朴厚道。

7年前,他以实习电工的身份加入HSO5003修井班组,对于刚毕业的他怀揣着梦想,对未来满怀憧憬。加入COSL后,在中方电气师的关怀指导下,仅用了2年的时间就晋升为电气师,并兼任机电班组的负责人。他的技能水平和管理能力,得到了中方及本地管理人员的认可。从实习电工到班组负责人的岗位的转变,也增加了他的收入。相较于同龄人,已然属于佼佼者。收入的增加,个人价值的认可,使得他在工作中如鱼得水,生活的质量也有了显著的提高,个人和家庭的幸福感也得到了提升。

从徒弟到师傅身份的转换

Firmansyah,来自印度尼西亚南苏拉威西省,目前是在HS05001担任高级机械师,除此之外,他还有另外一个身份,担任当地新员工的师傅。

多年前,Firmansyah也是一名新员工,在他刚进入公司的时候,公司也是为他指定了固定的中方师傅,作为他在公司的带路人。在中方师傅的悉心指导下,他勤思善学,很快地也成为了队伍里面的唯一的高级机械师。到现在,他完成了徒弟到师傅这个身份的转换,更多的传帮带责任也落到了他的身上。

“在我加入COSL的时候,当时的中方师傅就告诉我,我们做为师傅就是要把自己积累的技术经验和知识教给大家尤其是新人,用中国话说就是‘传承’,这样才能让我们的技术发扬光大,公司才能进步,这是我们的责任!” Firmansyah笃定的说。

2023年是提出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合作倡议的第十个年头。10年来,中海油服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积极解决当地人员就业问题,目前中海油服在印尼的员工本地化率已达90%。后续,中海油服将会为当地员工提供更多的工作岗位,持续践行央企责任,助力“一带一路”建设,实现员工与公司的双向奔赴。(作者:中海油服 廖博雅 李晗 任宇航 张新宇、李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