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为推广清华大学的乡村振兴模式、探索印度尼西亚龙目岛的农村发展途径,2023年8月17日至2023年8月21日,由清华大学中国籍学生张文喆和清华大学印度尼西亚籍学生叶招升联合带队的“共话乡村”赴印度尼西亚实践支队在印度尼西亚龙目岛开展了实践活动。在为期5天的龙目岛实践里,支队成员既步入乡村基层,走访调研当地特色产业;又着眼全局,同龙目岛规划部、科创部以及高层领导座谈交流。实践团队既摸索当地振兴道路,也兼顾方案可行性和落地性。
为深入调研当地产业发展和民居现状,8月18日,实践支队前往Sukarara村和Sade村进行走访调研和建筑描摹。调研发现,Sukarara村多是sasak族,说sasak语。村里大多会修建一个名为patuh的特色建筑,功能上类似粮仓,可以囤积小麦等粮食;村里传承着男耕女织的习俗,每一位女性在出嫁前都要学会纺织。随着不断发展,村庄逐渐打开了大门,开始发展旅游业,吸引了很多来自意大利、法国、西班牙等地的游客。并且,Sukarara村对此持一种开放包容的态度,不限制村民与外界通婚。与之相对的,Sade村同样有类似patuh的建筑以及男耕女织的习俗,也会经营旅游业,但是不同的是,Sade村的观念十分保守,村里始终是150个房屋,无论是建筑风格还是房屋规模都不会发生变化。而且,Sade村流行一种名为merari的绑架式婚姻模式,村里也常有近亲结婚。两个村落截然不同的态度或许也意味着其适合不同的发展方向。
同日下午,实践支队同Bappeda乡村规划部门进行座谈交流。在会议上,Iswandi部长和Eka秘书分别为支队成员介绍了龙目岛及西努比苏省的现状,并分享了现有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实践支队张文喆同学和叶招升同学则分别分享介绍了中国的现代化道路以及乡村振兴方案。随后,与会双方进行了详细讨论,既交流了中国乡村的土地使用情况,又探讨了龙目岛的乡村发展方向,就纺织品和农产品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商谈。同时,实践支队也和Bappeda乡村规划部门达成长期的合作交流,并计划通过培训当地大学等途径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推广乡村振兴方案。
8月19日,实践支队前往banyumulek村走访调研。调研得知,banyumulek村盛行陶罐制作。村民可以在距村庄15公里左右的sasak山上获得原材料,然后带到家中或专门的作坊中进行创作。经过塑形、烤制、染色等工序后,就可以送到村里的商店统一售卖。陶罐大小、形态不一,价钱也在50-2000不等。其主要销路是直接卖给外国游客或者卖给巴厘岛等地的营销商。可以发现,当地在议价上和宣传上都还有很多可以提升的空间,也启发着当地的振兴发展之路。
基于听取多方声音、寻求多方发力的考虑,实践支队也前往龙目岛行政中心,同西努比苏省副省长Dr. Ir. Hj. Sitti Rohmi Djalilah, M.Pd.女士进行了深入交流。交流得知,如今龙目岛发展的主态势是环保和旅游。为了保护环境、降低排放,龙目岛推行了废物管理和塑料回收利用等多种方案。同时,龙目岛积极开发沙滩、瀑布等旅游资源,打造旅游村,吸引各地游客消费。通过多种途径,龙目岛向外界呈现出自己最美的姿态和风貌。
8月21日,实践支队同BRIDA科创部进行座谈交流。支队成员为与会要员详细介绍了中国的乡村振兴模式,并提出推进中国学生和当地政府、人民长期密切合作的愿景。BRIDA科技资源开发委员会负责人Ahmad Muslim先生对这一计划给予了高度认可,同时希望能够进行科学和技术的深层次合作。此外,科创中心还为支队成员们介绍了高校学术交流项目和产品开发项目,也期望借鉴各地先进经验,助力产业发展,双方也就此达成紧密合作。
“共话乡村”支队也将本次实践做成了一个长期项目,探索如何通过国际生群体与当地建立长期友好联系,并逐步摸索建筑设计和产业振兴等方式助力乡村发展,同时也计划成立学生协会来吸引更多中印同学参与其中,真正为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和一带一路乡村发展贡献中印青年的力量。
高成善 报道